电影院银幕数量野蛮增长 场均收入红线在逼近
核心提示: 电影院银幕数量野蛮增长 场均收入红线在逼近
央广网北京1月15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结束了连续5年30%的增长,全年票房止步457亿元,涨幅仅3.37%。但是,内地银幕数量的野蛮增长却依然没有停止——2016年我国新增9552块大银幕,涨幅超过30%。年末我国以4.1万块的银幕总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电影银幕的国家。
总结起来,一边是票房增速极度放缓,一边却是源源不断新开张的电影院,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加剧,让人开始为国内电影院的生存情况捏把汗。再来看两个数字:去年我国单影院和单银幕的票房产出双双大幅下滑,同比跌幅达到了17%和20%。中国的银幕数量是否已经过剩了呢?不同城市的电影院生存情况又如何呢?
如果把总票房比作蛋糕,每块银幕就是伸向蛋糕的叉子。去年的情况就是,蛋糕还没来得及做大,叉子却准备的太快了。去年平均下来,每块银幕仅产出票房110万元,与2015年相比降幅已超过20%,收益被迅速摊薄。但在著名电影投资人高军看来,“银幕数在增加,但是院线的盈利能力在持续下降。2016普遍都低了十好几万,最严重的是新建影院的单银幕产出只有80万。这是有警示作用的——院线和影院的生存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以影院为单位看,问题显得更为清晰。去年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4%,单影院票房产出579万,同比下降17%,接近七成影院的产出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面临较大生存压力。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价格大战。南阳横店电影城去年3月开业,就实行了长达半年的微信购票9.9元的促销。而为了保持同行最低价,另一家大地院线则坚持在早场“倒贴钱”放映。
影院负责人李经理很无奈,“上午看电影的人确实很少,可即使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照放不误。因为这样可以给观众留下一个好的口碑,赢得更多的观众,毕竟现在竞争太激烈了。”
艺恩智库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三、四线城市新增银幕3664块,占全国新增总数的38%;三、四线银幕的总量也已超过全国的四成。而这些城市卖出去的票房,这两年却一直停滞全国的三成左右。如何喂饱这一张张新添的嘴,是中小城市院线面临的严峻问题。雪上加霜的,还有下降的票价。据统计,去年电影平均票价为33元,同比跌幅达5%。除了电影院价格战的影响,电商不再贴钱票补、又中间抽成也极大影响了影院盈利。黄山市金逸影城负责人左翔羽说,原先现场售票、会员卡占到他们全部售票的一半以上,如今电商售票达到了85%,票价也有所下滑。2013年平均票价在35块钱左右,16年平均票价大概在26、27。
业内人士透露,参与票房分成的不仅有制作发行方,还有物业、售票网站、收银系统、税务等多个相关方,最后影院留下的毛利只有10%左右,再来负担人工、水电等成本;而投资一家影院至少3000万元,回本极慢。加上近年来资本涌入、银幕数量膨胀,租金被推高到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两年新建影院的经营压力可见一斑。高军分析,场均收入的红线正在逼近,“电影内部人士特别关注的点,叫做场均收入,就是每场电影收入多少钱。15年是7、800元,16年降到了610元。而且有一条红线,如果场均收入低于550元,影院收入就会受到威胁。”
三、四线城市一度被看做影院投资的价值洼地。但随着银幕增长,观影人次不可能无限增长,人口红利也会减弱,最先遭遇生存危机的也将是中小城市。南阳奥斯卡影城负责人陈先生认为,应合理控制和排布电影院,有序竞争,“地市级的银幕数量最好还是应该控制一下,因为毕竟就这么大的城市,如果再出现很多家,比如说十几家,二十几家,说实话到时候都不好做,这方面我们无法控制。”许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