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达面前,美国文化失掉自信力了吗?
核心提示: 在万达面前,美国文化失掉自信力了吗?
万达意欲收购好莱坞影视巨头,引发了恐慌。实际上,如果美国了解中国商人的状态并且愿意以史为鉴的话,完全不必这样失风度。
据《华尔街日报》10月4日报道,美国众议院16名议员在9月15日递交给政府问责的一封信件中提及,万达集团在好莱坞进行了一系列大宗收购,其中包括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和美国电影院连锁公司,引起了人们对一个外部强国控制美国很大一部分传媒业的担忧。
报道称,众议院们在信中写道,这些收购加重了人们对“中国企图审查题材并对美国媒体实施宣传控制的担忧”。政府问责局回应称,这封信要求当局研究是否应扩大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角色,此事属于“其权力范围内”,因而该局预计将在大约四个月内研究此事。
近年来,万达不断扩大其在电影产业的版图,无论是影视内容制作的上游环节,还是营销放映的下游环节,万达要在世界电影产业拿话语权的路径已经逐步清晰呈现。
报道称,这笔雄心勃勃的交易正开始引起美国政府官员和行业领袖的注意,他们认为,王健林和中国会威胁到好莱坞作为一只商业和文化力量在娱乐业的支配地位。
太一惊一乍了。如果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政商生态,其实很容易判断中国企业家对政治有让避的一面,王健林的注意点不会逾越商业界限。泛政治化的判断,实属没必要。
资本有多大的“威胁力”?以史为鉴,很容易得出结论。美国文化传媒企被收购引发恐慌,并不是第一次。上次大并购至今已经近三十年,结论清晰明确:
索尼在1989年以近50亿美元并购了好莱坞电影巨头之一哥伦比亚公司,当时,美国简直炸了锅。例如《新闻周刊》的封面标题为《日本进攻好莱坞》,同时还以《日本企业买走了美国之魂》为题,刊登了长达数十页的特刊,称索尼公司的收购是“比苏联军事力量更可怕的威胁”!索尼方面,盛田昭夫煞费苦心来应对,最后艰难完成收购。
如今,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美国文化有没有被日本人“入侵”和“威胁”?答案不言自明。
文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产业,绝不是简单的股权关系就能影响和威胁的。所以我们看到世界上输出大众文化的是美国、韩国甚至印度等地,而不是中东那些“土豪”产油国。如果按照这些人的简单想法,靠大把资金就能支配文化产业,那恐怕中东产油国才会是世界大众文化的中心。
实际上,所有的大型并购都会引起一番争议,好事者不免有耸人听闻之辞。例如看似跟国家安全没什么关系的房地产领域,都有“狼来了”之声。据此前媒体报道,著名的卫理律师事务所律师丹尼尔·皮卡德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有些交易是一个提醒,“表明在美国,即使看似无害的地产交易,也可能会牵涉到国家安全。”
日本人当年收购美国房地产就引起了争论。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公司以天价买下的那些知名楼盘,在接下来十年中基本上被大幅降价出售。——当年“狼来了”的叫声,不能说没有任何意义,但事后看,是明显的夸大和误判。
有针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说,中国的强盛时期如汉唐,文化都是包容开放的,因为有内在的自信;在衰弱时期如明清,文化都是保守封闭的,因为有内在的危机感。
难道美国也到了这样的心态阶段了吗?
尽管中国威胁论很容易吸引眼球,但可以渲染夸大以操纵民意的做法,在美国恐怕难以行之久远。
文化传媒业有一些特殊性,容易引发联想。例如特纳在创立CNN之初,猛烈抨击几大电视巨头垄断舆论。但其实际目的还是制造口水战引发关注,真实的落脚点还是商业。
从商业角度说,万达这样的中国公司对好莱坞来说不是入侵者,而是历史性的商机创造者。
正如王健林所分析的,预计到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会达到北美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而且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十年后的2026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会达到300亿美元,占到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好莱坞真正懂中国的专业人才却非常缺乏,美国电影企业加强与中国电影企业的合作就十分必要。
同时,美国电影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好莱坞的电影成本高得吓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平均每部电影的制作费用高达2600万美元,全国影院联映的成本是1200万美元,再加上利息等开支,一部电影从开拍到最后上映至少需要4000万美元。资金压力之大,风险控制之难可想而知。
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不过近年来也许是好莱坞的公司过分控制风险、预防亏损,所以创新的故事不多见了,很多都是过去Ip的延续。重复而不创新,不足以延续其在中国市场的辉煌,对其自身发展也是个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万达携巨资和诚意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