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黄金周走过15年 被评仍是“一锅粥”

核心提示: 黄金周走过15年 被评仍是“一锅粥”

“十一”长假落幕了,高速龟行、景区“赏人”、旅馆爆满……凭着旺盛的人气,这个黄金周再次收获“一锅粥”。

这也是毫无意外的“一锅粥”。早在十一之前,有关部门已经预见到了这种局面:9月2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研究部署国庆期间旅游工作会议即表示,入夏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酷暑和洪涝灾害不断,暑期旅游需求相对受阻,其中一部分旅游消费将在国庆假期集中释放;“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交通、住宿、景区等方面供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我们相信有关部门,在面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且“集中释放”的旅游消费上,绝没有无动于衷,肯定是下了大工夫,以更周全地应对。但是,在“黄金粥”答卷面前,所有的努力是那么苍白。

今年,黄金周已走过15个年头,回顾一下不难发现,在长假模式草创之初,其所看好的恰是在当下屡遭诟病的“人气”。1999年,我国首个“十一黄金周”面世,其所最被看重的,是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至于大众的休假舒适度等问题则被忽视。

显然,黄金周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上超额完成了任务。同时,它也使旅游从特定的小众化消费演变为大众型生活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从而完成了一次国民生活理念启蒙。

然而,转折点很快到来——

一方面,从创收能力上,黄金周的经济拉动出现边际递减。由于消费需求被空前激发,而交通运力、出行观念、接待能力等却没有及时接应,黄金周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文物建筑、自然生态承载着巨大压力,修复能力越来越弱。景区资源空耗,少有本质提升,社会效益的负增长,折抵了看似庞大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全民长假”的休闲模式下,人们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当一些本来宁静的古镇、精致的园林,清秀的山水,变得人声鼎沸、垃圾遍地,景观的自然意境瞬间全无,游客更是兴味索然,悻悻而归。如果再加上“囧途”沮丧、票价高涨、排队疲沓,有品质的旅游已无从谈起。

再者,大众对旅游品质的要求,已从观光游逐渐向休闲游转型。假日的设计,要跟得上这种变化。

那么,一个年年乱成一锅粥的“黄金周”,该往何处去?

既已预见到了“黄金粥”局面,但又无力避免“黄金粥”局面,这即证明目前的这种黄金周模式肯定不是最优模式,它有待于进一步升级优化。这种升级优化,必须是要回归假日本意,把大众的休假感受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况且,在目前的“长假休闲模式”下,景区自身的提升空间极其有限,这需要宏观休假环境的设计支持。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表示,“十一”黄金周对人们来说是强迫式的“被休假”,眼下需要继续推动的是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人们自由选择休闲出行时间。

据权威估测,今后几年我国旅游总人次还将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未来的考验更严峻。用什么来权衡黄金周的“含金量”?假日经济的收益和游客的观光体验,哪一个更“金贵”?这是需要被重新梳理的问题。而带薪休假、错峰出行的倡导如何走向落实,更与中国休闲社会的真正到来密切相关。 (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微调查

三成受访者:再挤也出游

昨日,北京一家媒体针对黄金周出游发起的微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成受访者选择在国庆出游是为了放松。至于景区人满为患的原因,有近四成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假期太少。此外,尽管年年黄金周堵得一塌糊涂,仍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再挤也会出游”。对于假期数量,近五成受访者认为每年应该有两个黄金周。

支招

景区超载多试试“预约丸”

近年来,正如“辞职去西藏,骑行318”等“新四大俗”所形容的,进藏游客数量也是芝麻花开节节高。但作为世界屋脊重要符号的布达拉宫并未出现所谓的超员现象,主要就得益于布达拉宫执行多年的门票预约制度。

根据规定,布达拉宫限制每天游客数量,游客需要提前一天到布达拉宫西门排队拿预约票,根据票面上规定的参观时间,次日到售票处换正式门票后才可参观,这有效避免了布宫游客超载,实现了游客数量合理分流。

如今火车提速,飞机加速,让人们能容易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何不在网络3G时代,也让门票预约搭上“加速的快车”,助力景区爆棚难题早日解决呢?(记者 张京品 许万虎)

反思

你不必比别人更方便一点

亲历九寨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的武汉张先生也有些自责,他表示,看见别人用不守规矩的方式坐上了车,自己也不得不跟风,但其实大家都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张先生承认:“当天山上滞留的游客,都是以不守规矩对待不守规矩、以不道德对待不道德行为的受害者!”以不守规矩对待不守规矩、以不道德行为对待不道德行为,大家都成了受害者。

你挤占应急车道了吗?会让滞留的时间更长!你随手扔垃圾了吗?会让环境更糟糕!你排队加塞了吗?会让秩序更乱!你恶语相向了吗?别人也会恶语相向……谁都不比谁更高贵,人生而平等,逢上机遇难得的黄金周,你大可不必先走一步、不必比别人更方便一点、不必比别人更强势一点,相互礼让一点,才能都心平气和。(记者 朱旭东)

休闲观

“宅”在家里 收获幸福

国庆七天假期,有人选择外出旅游,有人选择走亲访友,而我则选择“宅”在家里。盘点一下假期收获,我为自己能够陪伴在父母身旁而感到幸福满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假期生活,无须攀比,无法复制。有人抱怨景点太拥堵,有人抱怨高速路走不动。其实,现实国情难以满足公众对于外出休闲的期望程度,只有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才是假日里的最佳选择。

对于上班族,尤其是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人来说,在节假日的种种含义中,增进亲情将是永恒的主题之一。其实,幸福的假期不需要太多物质追求,也并不需要太多金钱保障。七天国庆假日,我在“慢生活”的休闲方式中收获了父母的笑容,让国庆节在质朴的生活中仍然过得精彩。 (张艺)

期待

真正实现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

旅游本是人们通过观光休闲以愉身悦情,可节假日“见车不见路,见人不见景”的打仗式体验已经偏离了旅游的感受和意义。当前患有门票依赖症的景区票价一路飙高,游客动辄花几百甚至上千元进入超载的景区,所获得的实际旅游时间和旅游空间严重缩水,旅游性价比不断降低。

既然《旅游法》对景区票价、游客数量控制等方面作出规定,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就应该将其落到实处,切实优化旅游环境,还景于民。

期待旅游能够更加有尊严。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权益理应受保护。受制于《旅游法》,这个黄金周“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等潜规则被大大削弱,可曝光的一日游随意改变行程和增加自费项目,香格里拉导游和旅游执法人员的“暴力”言行说明,尊重旅游者尚未深入旅游从业者的内心。为此,既要改变旅游经营中畸形的利益分配机制,更要全面提升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旅游的尊严还来自游客自身的文明。垃圾随手丢、古长城随意攀爬、乱涂乱刻等行为在景区依然不新鲜。《旅游法》实施后,文明游从大处说是守法,其实更能体现的是个人对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爱护,对自己形象的尊重。

期待旅游能够更加从容。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由偶尔转为平常,享有自主的休假权利成为人们从容旅游的必要条件,也才能实现人生中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今网络加速,火车提速,“到达”已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健全且能够得到落实的休假体系便成为众盼。(赵倩)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