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观
核心提示: 河北日报: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观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前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方面和环节,关系错综交织,利益主体多样。而坚持系统思维和运用系统方法,无疑是推进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最佳选择和有效手段。正如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实际上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它意味着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要素作用、激发各要素活力,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释放全部积极力量,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按照系统论观点,要素是系统的基本组成,也是构成系统联系的基础和载体。任何系统都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要素,一切要素只要是在系统中就都有用,这些要素尽管有着自身地位、性质和作用大小的区别,但对于它所构成的系统而言却都是有用的;而要素在系统中又可分布为空间和时间层次,即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子系统,一个复杂系统都是由众多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层构成的。因此,把握要素和层次,既是运用系统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决条件,它反映了改革的动力观。改革的质量和成效,首先取决于对要素和层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明确各要素在改革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改革系统中各要素的构成和分布。不仅要考量每一要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和可能引起的改革系统的整体变化,而且要考察各要素在改革系统整体联系中所发挥作用的变化和转换。特别是对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庞大复杂的改革系统来说,由于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改革系统的整体变化;忽视了哪一个要素,或者忽视了哪一个领域和环节的改革,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通过系统设计,充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使各改革领域和环节共同作用,使各项改革内容和举措协同发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还要看到不同要素在不同时空层次上的特殊作用,具体分析各种要素在改革过程中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的大小。通过分析和运筹,充分开发每一要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加强党的建设中的潜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货畅其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改革要素在不同领域、层次和阶段上的系统效应。
把握动态相关——坚持改革联系观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改革系统中的诸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区别和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相互作用和发展,即动态相关的;改革越深入,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改革就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促动。正是这种动态相关性,把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着眼点,就在于充分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机组合要素,形成要素配置的合理结构和布局,获得系统的优化功能。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既要充分考虑对其他改革产生的影响,又需要其他改革的协同配合。
系统的动态相关性进一步表明: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效应,不仅与要素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主要取决于组合的作用,与组合的性质和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改革系统而言,主要不是看其某一要素、某一环节、某一举措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其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项举措之间是否有机关联,它们结合在一起能否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能否形成有效运行的机制,能否产生优化的系统功能。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对诸要素之间相关关系和组合方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功能相关、因果相关和互感相关三种类型。充分利用这三种相关关系总体设计,协同配套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改革效应的关键,它反映了改革的联系观。
功能相关,是指几项改革要素或举措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种功能或机制。功能相关的要素,如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中的生产、消费、流通和价格改革必须同时进行,各种市场要素共同发力,才能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果相关,是指几项改革要素或措施互为因果,或一项改革要素或措施为另一项改革要素或措施创造前提和条件。因果相关的要素,如转变职能与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先后有序,按逻辑顺序展开,才能在政府职能正确定位基础上科学设置机构和完善工作流程。互感相关,是指几项改革要素或措施之间具有相互感应的作用。互感相关的要素,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必须统筹兼顾、互补互动、有机组合,才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唯此,才能产生改革的整体效应。
追求整体优化——强化改革大局观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对改革这一复杂系统而言,任何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中有机联系的要素存在的。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其最大特点就在于诸要素是通过整体而存在的,并通过整体与外界不断交换信息、能量来保持自身发展需要的动态平衡。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通过合理联系的结构,产生着大于诸要素各个孤立功能简单相加的优化系统功能。所以,整体优化既是系统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和遵循,它贯穿于改革过程的始终,反映了改革的大局观。
从现代系统论角度透视改革,整体优化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合理的体制结构,推动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改革系统诸要素的整体协同。这种整体协同既包括改革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也包括改革系统整体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还包括改革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同。通过协同作用,不断调节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就能由量变到质变,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推动改革系统整体的最佳发展。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多数力融合为一个总体力时将会产生新的力能。”全面深化改革正是通过各领域、各环节和各举措的协同互动,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产生新的改革效应,释放出新的发展能量。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谋划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改革举措,科学设计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耦合、衔接和互补机制,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力量,形成改革系统诸要素、诸环节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保持改革的动态平衡,应采取逐步调整办法和通过逐级优化途径,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呼应的改革思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协调的改革布局,谋变与求稳相平衡、渐进与突破相衔接的改革方式辩证结合起来,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改革从局部优化到总体优化的循序推进。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时所指出的,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陈春生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