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工坊创新非遗传承 深山绣娘登上世界舞台
核心提示: 中国手工坊创新非遗传承 深山绣娘登上世界舞台
讯(记者彭杨)“让每一位绣娘养着鸭、抱着娃、绣着花,就能拥有体面的收入。”15年前,夏华第一次带领设计团队走进黔西南的深山,看到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寨里淳朴的绣娘后,便对自己许下了这样的诺言。如今,作为聚焦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
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
让绣娘在原生态环境下传承技艺
在6月5日-10日历时一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上,一场以“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为主题的时装秀,让海内外观众领略到了布依族刺绣的魅力,从未走出黔西南深山的绣娘,也第一次站在了炫丽时尚的T台上。夏华说,这场走秀的服饰其实就运用了布依族“刺梨花”这一组刺绣纹样,设计师们将纹样嵌入服饰的不同位置,呈现出来的视觉观感就非常丰富,今年9月还将带着绣娘登上伦敦的国际时尚舞台。
中国手工坊手工艺传习基地展示的黔西南苗族手工刺绣领带
从绣娘到设计师再到品牌商最后到消费者,这样一个生态闭环的商业模式,中国手工坊的团队也并非一开始就找到了正确可持续的路径,夏华说,最初他们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将绣娘带出大山进工厂,培训绣娘学习绣多种纹饰等等,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渐渐发现,很多传统手工技艺,一旦失去了原生态的文化环境,传承和保护也就更加艰难,苗绣、布依秀这些在大家眼里的艺术,其实是这些深山绣娘最朴实的日子。这些手工艺品,只有在它的生态里,才有生命力。与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让绣娘学习她不擅长的纹样,不如把每一位绣娘定位为一个个性化产品的生产者,将独特性发挥到极致。“现在,在中国手工坊的数据库里,已经记录了5000多位绣娘、3000多个纹样,每位绣娘的居住地,擅长哪种纹样,能产出多大量的作品,数据库里都有详细记录,并且都是中英文介绍,方便国外设计师甄选。”
贵州侗族贴布盘金绣绣片
“解码”中国文化打通国际传播
夏华告诉记者,许多国外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刺绣文化仅仅停留在龙、凤等形象上,一些在国外频频展出的非遗作品,除了让设计师们惊叹了不起外,说到应用层面,大家的反馈几乎都是和大众生活离得太远,与时尚审美设计关联不上。并不是中华文化没有吸引力,而是这种整体呈现的方式,很难让人联想到与个人当下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但是,当中国手工坊团队在搜集每一个纹样后,进行专业解码,形成跨文化、跨地域都能领悟并使用的数据库后,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琳琅满目的纹样中产生了新的灵感,开始应用于他们的设计中。
龙袍老绣片手包展示品
如今,中国手工坊里已有200多名绣娘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了订单合作,包括英国B&H创意平台、Lanvin前创意总监Alber Elbaz、“婚纱女王”桂由美、奢侈品女鞋Jimmy Choo的设计师周仰杰等时尚大腕,都成了忠实买家。绣娘的家庭月均收入也从过去的几百元,到现在月均一千多元,甚至上万元,“靠自己的双手脱贫,每一位绣娘都会觉得很体面、有尊严。”夏华说,在黔西南已经建立了上百个工坊,其中很多都是家庭工坊,接订单、带学徒都可以在工坊完成,但生活依然继续,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因此回到了家乡。
保留本真手工艺形成活态产业模型
除了建造工坊,夏华还带领中国手工坊团队在黔西南的村落里建了5个博物馆,打造传统手工艺之旅,让工坊和博物馆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看风景的同时还能在绣娘的指导下,体验染丝巾、绣荷包,满足都市人的文化情怀。这一产业模型已从贵州黔西南逐步扩大至广西、云南等多个地区。
广西壮族织锦笔记本
面对非遗产业化的种种争议,夏华说,非遗不能量产,但能量化。很多人把非遗产业化理解为工业化生产,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产业化是把个体价值转化为群体价值,如果只做一位绣娘,没法让全世界都来用这一个个体,如果将几千个绣娘变成设计和手工艺交流的平台,把纹样标准化提炼,保留绣娘本身个性化手工,由当地工坊团队成员指导接订单,绣娘来完成订单,这种原汁原味保留技艺本身的产业化模型并没有破坏这项非遗传统文化本身,而是用更生活化、实用化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这项非遗文化。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进”有“出”,活体保护与多维传承。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