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运动员进领导机构:时势能否造英雄?
核心提示: 媒体关注运动员进领导机构:时势能否造英雄?
吸纳运动员进领导岗位,时势能否造英雄?
◎蒋璟璟
前不久,中国奥委会打破常规、吸收优秀运动员出身的候选人进入领导机构,舆论认为这释放了一个积极的、改革的信号。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他表示,此事受到舆论广泛关注,与体育事业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加大体育社团改革力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反映了全社会对体育事业加大改革力度的期望。(人民日报)
体育社团更多吸纳优秀运动员担任领导职务,这无疑是大势所趋。从理论上说,这显然是双赢之举,其不仅能延长运动员个人的运动生命,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体育事业的规范化、专业化。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领域普遍存在着“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由此所闹出的矛盾几乎层出不穷。为此纠偏,真正实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着实可算正当其时。
显而易见的逻辑是,体育人才的积淀与体育产业的成长,从来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专业体育的强势崛起,我国业已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然而,以往运动员退役之后,大多数都彻底结束了运动生涯,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再学习、再就业和再社会化的过程——与之相较,吸纳优秀运动员担任本行业的领导职务,似乎更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诸如中国奥委会等组织主动吸收优秀运动员进入领导机构,其实颇具破局意义。因为众所周知,此类官办型社团,过往一贯是体制官员的自留地,具备高度的封闭性和排外性。时至今日,其主动对运动员递出橄榄枝,正是为了兑现淡化行政色彩、强化专业属性的改革承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运动员充实到管理岗位中,某些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问题有望一步步得到梳理。
运动员担任领导职务固然值得期待,然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一过程到底会以怎样的标准、怎样的方式展开?如果仅仅只是将之简单当成是对知名运动员的“论功行赏”,而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力鉴定与竞争上岗机制配套,那么注定难以真正起到人尽其才、公平选才的作用……而除此以外,相关机构还应考虑的是,在将运动员吸纳之后又当怎么办?试问,要如何才能确保他们给旧体制带来变革,而非是反过来被旧体制所同化?
之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选人用人思路的调整只是其中的一环。毕竟,运动员担任领导职务,绝非是“一用就灵”。从专业运动员到优秀的体育事业管理者,这既要有赖于个体的主观努力,更离不开大环境之下的时势造英雄。
华西腔调
运动员担任领导职务固然值得期待,然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一过程到底会以怎样的标准、怎样的方式展开?如果只是将之简单当成是对知名运动员的“论功行赏”,那么注定难以真正起到人尽其才的作用……
许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