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罢赛”该不该吃官司 专家:比赛环境需要净化

核心提示: “罢赛”该不该吃官司 专家:比赛环境需要净化

本报记者 邬恺山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白志标

■本期特邀嘉宾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 胡利军

上海大成律所律师 吴明

“你罢赛,那我起诉你”,这是最近中国城市足球联赛总决赛发生的后续事件,原因是参赛的杭州安格队因不满裁判判罚选择了“罢赛”,而赛事组委会认为这违反了参赛前双方签署的参赛协议,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因种种原因而罢赛并不新鲜,当年有北京国安、大连实德等7家俱乐部的集体罢赛;又如1995年温网男单第三轮杰夫·塔兰戈不满主裁判罚而退赛。然而这些罢赛行为都没有遭到被起诉到法院的情况,那么此次中国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对罢赛俱乐部提起司法诉讼是否属于践行体育的契约精神,包括裁判公平判罚在内的比赛环境对契约精神乃至体育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民间办赛热情对项目发展起着什么样的功效,本期三言二拍特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胡利军研究员、上海大成律所吴明律师进行探讨。

比赛应有契约精神

白志标:2004年,中超7家俱乐部因不满中国足协的腐败而“闹革命”,还号称是“G7”,虽然当年那场持久的罢赛最终以回归赛场结束,但这么大动静而且还备受国外媒体关注的事件也没有被中国足协诉讼到法院,但这次中国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却选择拿起了法律武器向罢赛开战。我觉得,不管组委会和参赛俱乐部这两方是否符合法律意义上的这种合同主体,事实上与组委会签订参赛协议的也仅仅是领队和教练,能否代表俱乐部还难说,但组委会选择向法院提出起诉至少反映了法律意识的进步,让其他比赛的组织方和参与者都有个警醒。毕竟,对于组委会和参赛俱乐部来说,参与到比赛中就意味着任何一方都要有契约精神来共同推动赛事,这需要各方维护和遵守规则,说到底这体现的是一种规则意识,罢赛这种行为其实对双方特别是对赛事是一种极端摧残行为。

吴明:我认为,问题的本质在于各方面的规则意识的欠缺。在法治社会,人们之间的行为依赖于必要的事前规则的规范和约束,而不可能决定于某些个人的意志,或者取决于人们的自律。法治社会实际上就是规则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团体之中,甚至在国家生活中都离不开规则的作用。规则意识包括规则的形成、修改、遵守、执行和依据规则所进行的处罚。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或者说是一种游戏,任何一种运动或者游戏都必须有规则,足球也不能例外。不过,我想说的是这种起诉从法律角度来看还是比较难以判定和立案的,因为这样的诉讼毫无疑问就是走民事诉讼,依据合同法来判定,事实上组委会与参赛队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合同双方,更多是一种基于大家认可的规则而集中的共同体,这与运动员与俱乐部这种关系完全不同,这也是各种罢赛事件后无论是组织方还是参赛方都没有采取法律诉讼的根本原因。

胡利军:我认同你们说的参与到比赛中任何一个成员都应该有这种体育契约精神,而且体育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对契约、规则的认可和遵守。任何参与者参与这项运动的比赛,就可以假定其认同了其中的所有规则,既然参与者认同相应的比赛规则,就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遵守比赛各种规则是参与者的义务。既然存在规则,就可能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因此,必须有执行规则的主体,规则执行的主体必须是超脱的,才具有执行的正当性和公信力。所以,对于赛事组织方来说,你也有义务营造一个公平的比赛环境,就大多数的罢赛来看,都是认为你组织方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而对参赛球队来说,也别总是有一种妄想症和受迫害症,觉得裁判不公,就算是国际著名裁判也有错漏判行为,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有问题按照既定规则来解决,而非通过罢赛等极端行为来制造对自己和比赛都具有负面效应的新闻

比赛环境需要净化

白志标:两位专家上面都强调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我更想说,这些规则是存在于一个能保证其正常发挥效用的比赛环境中。当年国内7家中超俱乐部罢赛事件不是它们不认可规则,而是对规则存在的环境不满,存在公开打假球、球员年龄造假、多个球队关联、裁判收受贿赂主导比赛、俱乐部利益受损等现象,所以我觉得组织方提供一个“无污染”的竞赛平台和环境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参与者不敢作奸犯科。

胡利军:你说得太理想化了,一个干净的比赛环境的创造并不是仅靠组织方就能完成的。制定规则的组织方首先要按规则办事,对于那些钻空子的不能睁一眼闭一眼,而对于违反规则的也不能区别对待;而赛事的参与方除了认可规则、相信规则会客观公平执行外,自己要严格按照规则要求来行事。但是,很多赛事的组织方本就存有私心,其派出的裁判人员也自然领会意图行事,这就难怪参赛者们有被迫害症了。

吴明: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事件都指向了一个行业,那就是裁判。这次业余足球层次的城市足球总决赛暴露出的问题也是职业足球多年来存在的顽疾。应该说,裁判的水平一直被诟病,中国足协和篮协也在不断寻求办法来改善这一情形,但基于中国裁判来源的现状——并没有职业裁判,这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裁判水平实质性提高的限制问题。这么高级别的比赛裁判都存在问题,更何况下面这些基层比赛的裁判水平了。当然,这不是中国独有的,连里约奥运会的拳击裁判不也被一锅端了吗。此外,很多国人参加体育比赛目的不纯,过分看重比赛成绩,自然难免出现问题。

民间办赛热需维护

白志标:我们讨论前两点的目的是为了让现在红火的民间赛事能更正规。与过去相比,现在足球乃至整个体育的发展环境好了很多,足球甚至罕见地成为了发改委的工作内容之一,校园足球更是在进行着一个宏伟的计划,而且社会举办足球赛事的热情被激发,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各种类型的业余足球赛此起彼伏,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各方在处理上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热情被浇灭。

吴明:U-19国青队亚洲杯的连续失利,让人们更加关注青训,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喜欢并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是重要一环,这也需要民间举办足球比赛的热情能持续。尽管业余足球人群的扩大并不直接等同于高水平专业足球人才的明显增加,但至少可以让选材面逐渐扩大。此外,我们之所以说要珍惜和利用好现在的民间办赛热情,其实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基础太差,因为我们并不是类似欧美那样的俱乐部制,所以民间办赛方不稳定,参与人员更不稳定,好在现在大家意识到这一点,一些项目正有意识地向民间俱乐部形式发展。

胡利军:民间办赛的这种热情当然是要鼓励和扶持,尤其是那些确实是热爱体育和热爱足球的办赛方,他们是因为喜爱而投入到作为普及和推广的办赛中,这些我觉得不仅是政策上的支持,而且在资金上有关方面也应该给予支持,正所谓不能伤了那些真正为了体育或者为了足球而付出的人的心。但我也要说,在眼下看起来红火的民间举办体育比赛,包括足球比赛浪潮中,有部分更多是冲着利益来的,仅仅是把体育或足球当作一种赚钱平台,我把这些称为伪体育者,一旦无利可图就会抽身而去,所以这就更需要有关方面监督和协调、规划,因为对于大部分的业余体育爱好者而言是没有能力分辨的。

许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