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专家:到2020年重庆都市区人口总量将达1200万

核心提示: 专家:到2020年重庆都市区人口总量将达1200万

都市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310万,控制居住用地总量,增加绿地,降低人口密度,工业品市场、农贸市场等逐渐向外环搬迁。昨日,4名专家就2014年深化的总规中的市域城镇化发展进行了解读。

这4名专家分别是中规院西部分院总规划师陈怡星、重庆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志刚、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晓光、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

2020年全市人口多少?

布局总览

市规划局昨日表示,2013年我市常住人口达到2970万人,比2007年增加154万。预测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3400万人,城镇人口24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根据规划,都市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310万,将控制居住用地总量及居住建筑规模,降低人口密度。

陈怡星:预计2020年都市区人口总量将达1200万人,目前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高的,总规中的降低人口密度是指通过城中村等存量用地的改造,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市民居住的舒适度。

城镇化空间怎么布局?

我市主要城镇在结构上形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小城镇”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

在总规中,形成了1个市域中心城市、2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7个区县城和500个左右小城镇的市域城镇体系格局。规划构建了“一区两群”空间结构,即由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构成大都市区,以及以万州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渝东北城镇群和以黔江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渝东南城镇群。

区域定位

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面积达到2.87万平方公里。在大都市区中,将构建3大城镇组群。这3大城镇组群包括永川—大足—荣昌、涪陵—长寿、綦江—万盛—南川。

渝东北城镇群

渝东北城镇群,由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内的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等11个区县构成,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其中,将以万州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带状的城镇空间格局。渝东北城镇群将重点发展区域特色、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城镇群,由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内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6个区县(自治县)的城镇构成,面积约1.98万平方公里。以黔江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点轴状的城镇空间格局。渝东南城镇群,将构建具有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经济环线。

大型批发市场何去何从?

核心解读

总规明确,都市功能核心区禁止新建、扩建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推进现有市场和工业项目变迁和升级改造。那么大型批发市场将何去何从?

陈怡星:围绕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节点和大型交通枢纽,建设一些市场,“迎龙、南彭、果园、东港、空港、团结村、白市驿、西彭、珞璜、双福等十个地方都将要建市场,承接核心区的产业转移。”

高志刚:总规在内外环规划了800多公里快速路和多条穿山隧道,能够让外环线上的大型批发市场和都市区保持快速连接。

为何规划两个中心城市?

李勇:设立万州和黔江这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目的是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关于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动差异化发展。

易晓光:地处三峡库区的渝东北和地处武陵山经济区的渝东南,不仅需要保护生态,更需要一个发动机来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总规中设立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非常有道理的。此外,万州曾是川东地区重镇,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服务;黔江历史上也是地区行政机关所在地,有一定的产业和城市带动功能。

双城如何带动区域发展?

李勇:万州本身的城市规模比较大,商贸发达,工业发展也很雄厚,万州一方面可以承接大都市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库区区县的发展。而黔江作为曾经的地区行政机关所在地,对石柱、秀山等五个区县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

无论在产业、商贸、工业方面,甚至土地的使用量上,万州和黔江都将得到政策上的倾斜,总规的定位,不仅可以促使这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展的步伐,同时,对于生态地区的绿色发展和保护起到带头作用。

黔江未来如何发展?

地处生态保护发展区的黔江区,是总规中的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未来如何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渝东南乃至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示范区和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中心。”黔江区有关负责人说,黔江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升级。

到2020年,全区GDp达到450亿元,城市规模达到4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文/重庆晨报记者 郎清湘 任明勇)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