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足球的问题,我们或许也存在
核心提示: 媒体:中国足球的问题,我们或许也存在
足球的问题,我们或许也存在
曙明
10月11日晚,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第4轮比赛中0-2不敌乌兹别克斯坦队,4轮比赛仅积1分。赛后,主教练高洪波辞职。
国足在小组赛最后一轮才幸运地搭上12强赛的末班车,实力本就在12支队伍的下游,即使发挥全部水平,出线的机会也不大。但4轮比赛过后就仅剩下理论上的出线可能,特别是斗志不高、战术全无的表现,还是让球迷难以接受。
谩骂、讥讽于事无补,我们还是要梳理一下,中国足球何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一直认为,足球之所以挨骂多,重要原因是它的透明度高,成绩在那儿摆着,一目了然。换句话说,它的“烂”,人人都能看得见。而其他领域,类似问题未必没有,只是其“烂”暂时不为人知。如果通过反思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各行各业都以此为鉴,也算中国足球对社会的另类贡献吧。
篇幅有限,今天只说两个问题。
第一个:用人。这里包含两方面,一是足协对高洪波的任用,二是高洪波对球员的选用。高洪波在小组赛尾声临危受命,将球队带入12强赛。中国足协随即宣布,他将作为主教练带队征战12强赛。和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比赛结束后,央视足球评论员刘嘉远在微博上表示,他一直是高指导的反对者,足协选帅决定是受了当时民情和舆论的绑架。以结果推论当初足协决定错误,可能并不公允,也有些“事后诸葛”,但这样的反思仍有价值。本次12强赛是中国队15年来参加的最高规格的比赛,主帅选择是重中之重。现在回头看,当初至少可以更慎重一些。
足协任用高洪波的对错,尚属见仁见智,而高洪波对球员的选择,则是备受质疑。少数在俱乐部被停训,几个月没打正式比赛的球员,竟是国家队雷打不动的主力。第一场对韩国,已经证明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状态,但之后三场仍场场踢满90分钟,高的用人标准令人匪夷所思。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此呼吁:“让真正的好球员上场,中国足球才有好下场。”
高洪波是主教练,他说谁上谁就能上,其他人可以提建议,但决定权在高。主教练定出场阵容是国际足球惯例,也只能这样;定错了,足球出不了线,不耽误更大的事儿。但在国计民生等重大领域,一旦用错了人,麻烦可大呢。这方面教训很多,有效制约仍是紧迫课题。
第二个问题:责任。高洪波在赛后发布会上宣布辞职:“因为昨天晚上和足协的领导有很深入的交流,协会领导认为中国男足存在的问题应该由主教练承担,我明白这个意思。所以比赛结束了,我现在也提出离开。”请注意他的措辞,是“协会领导认为中国男足存在的问题应该由主教练承担”,至于他如何认为,没说。
也有人对他辞职不以为然:“换个人就能踢好?”的确,以中国足球现有水平,换谁都不可能有质的改变,踢得更差也可能,但包括足球在内的所有行业、领域,都离不开“责任”二字,也都以结果说话。也许你很敬业,也很受下属拥戴,但成绩、业绩不好,走人就是唯一选择。你可以在其他岗位重新证明自己,这个岗位就算了。所以,如果我是高洪波,我会承担输球的责任,以战绩不佳为由辞职并向球迷表达歉意。这不仅是一个姿态,也是一种伦理和担当。
也有球迷追问:“追责只到高洪波为止吗?”12强赛还没踢完,追责尚早。等踢完了,如果结果仍是一败涂地,相信会有人站出来。
许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