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

卢柯:中国最年轻院士的科研之路

核心提示: 卢柯:中国最年轻院士的科研之路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卢柯:中国最年轻院士的科研之路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专家,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卢柯的每一步成绩都比同龄人更早、更引人注目。

谈及误打误撞进入纳米材料领域,卢柯说,他1988年开始读博,1990年1月毕业,由于提前毕业后没有分配指标,处于“待业”状态的他刚好参加了一个关于纳米材料的研讨会,就一头扎进去中。这一扎就是20多年。

2000年,卢柯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而没有加工硬化效应,延伸率高达5100%,纳米材料“鼻祖”格莱特认为这项工作是“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纳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

2003年,卢柯研究组在《科学》杂志上再次发文,发现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这为氮化处理在更多种材料和器件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当年,“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研究”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4年,《科学》杂志再次发表卢柯课题组的重要成果,他们发现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铜的强度,同时能保持其良好的导电性,再次用极为漂亮的实验结果演示,通过在纳米尺度上的结构设计可以从本质上优化材料的性能和功用。

此后10年间,卢柯及其合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在《科学》杂志发表8篇高水平论文,他80余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论文被SCI引用万余次。

对于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卢柯看得很平淡,“任何一个成果需要经过历史的考验和评价。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做出的任何东西如果没有真正推动技术进步或进入经典教科书,就没有炫耀的必要。”而他研究的表面纳米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宝钢冷轧厂拉矫辊,并大幅度提高了拉矫辊使用周期。

如今的卢柯已作为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蜚声海外。但他说自己其实不忙,几乎不参加各类评审总结会,去年从金属研究所所长位置上退下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卢柯经常跟学生们说,“科研必须有勇气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可遗憾的是现在跟踪改良的研究工作居多,有自己独创的较少。”他对实验数据的要求完美常常让学生备受“折磨”,可结果出来也让学生折服。博士生刘小春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在《科学》杂志的发文都已经进入写作阶段,突然卢柯建议他再补充一个实验,这个实验一做就是两个月,但最终的结果也更完美。

“卢柯有兴趣、有激情、有坚持,这无论对一个科学家还是对一个研究集体的领导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杨锐有时候很同情、也很敬佩“少年成名”的卢柯,“因为一连串光环的过早降临,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但就在压力下他照样做出了很大成绩。他真的是个科学天才。”

“中国这些年科研条件、硬件的变化有目共睹。”卢柯说,1993年自己搞科研的第一桶金是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特批的40万元人民币。今天各个项目、基金数量之多不可同日而语,申请途径也比较规范畅通。但跟过去相比,学风明显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变得浮躁,大家急于出成果。学术造价、论文抄袭、一稿多投变得不再是新闻。“钱多了为什么风气不好?有人拿了很多项目有很多钱,包给别人做,自己已经不做研究,这跟科研的本性相悖离。”

卢柯认为,中国的科技进入世界前沿的标志除了产出成果,更重要的是科学人才能在中国的环境中成长,这种成长不是培养出多少博士,而是能否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这种环境的搭建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卢柯希望学生和后来者快点超过自己,“一个领域、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要有所发展,一定是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如果代与代之间离得越近,说明下一代成功越快。我们作为年长一点的人,应该认真分析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什么,帮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