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蒋凡:愿为中澳文化交流搭“桥”到老
核心提示: 华人蒋凡:愿为中澳文化交流搭“桥”到老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华人蒋凡:愿为中澳文化交流搭“桥”到老
作者 陶煌蟒
“华人挺直脊梁,在世界各地都能赢得尊重。受人尊重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华人背后的中华文化。”澳大利亚太平绅士、澳洲中国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董事长蒋凡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最终的落脚点与核心离不开文化这座“桥”。
8月16日至20日,由2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名华侨华人科技社团负责人及重点专业人士组成的第十四期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研习班在北京举行,阔别校园多年的蒋凡重新踏入教室,了解和学习中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我的个人成长和军队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蒋凡回忆说,14岁入伍参军,在8年的军旅生涯中,“闻号行事”让自己过得既规律又幸福,不仅强健了体魄,还树立了军人仁勇当先的原则。
蒋凡直言,“我习惯从军的生活,珍惜战友间的友谊,更享受身着军装的自豪。”
1978年,蒋凡走出军营,转业安置在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担任团委书记,后来又担任该厂职工学校的副校长,期间他努力考入了大学。
1990年,出国热潮席卷中国,蒋凡也加入其中,自费到澳大利亚留学并创业。“我一边要完成比较教育学博士的学业,一边还要谋生存。”为此,初来乍到的蒋凡刷过餐盘,也当过记者,一天的睡眠时间最少时只有两个小时。
他认为,人生总有困苦坎坷,但心态要保持乐观,要享受苦难才能赢到最后。
“文化沟通的障碍是感受最明显的,虽然会英语但最终还是‘鸡同鸭讲’,原因就是各自对于对方的文化都不了解。”蒋凡坦言自己花了半年时间看遍澳大利亚的博物馆,了解澳洲的历史文化及名著,希望能克服文化沟通的障碍。
这道“坎”对蒋凡的影响很深远。他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交流是未来必须强化的课题,“鸡同鸭讲”只是特殊时期的封闭造成的。“但凡人类就必有共性,而这正是文化交流的契合点。”
“很多人说,外国人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喜欢AA制。我认为,那是因为彼此间还不熟悉,交往多年的老友一样喜欢请客吃饭。”蒋凡举例说,关爱父母子女、追求婚姻的共同价值观等,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到澳洲半年后,蒋凡成立了澳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20余年间,接待了大量的来自中国的学习、培训、考察团组。
蒋凡一直把这种服务称作搭在澳中两国之间的“桥”,通过这座“桥”,更多国内的技术专业人才与留学生顺利抵达澳洲培训学习,而澳方人员也可以通过这座“桥”去中国工作,便捷了两国间的交流。
澳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也赢得了澳大利亚主流社会的赞誉,被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誉为“澳中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使蒋凡更坚定了搭“桥”到老的决心。
“我现在的想法依旧如初,继续把这座‘澳中文化之桥’搭建得更牢固、更安全、更畅通、更舒适。”如今已是“太平绅士”的蒋凡直言,多了一个头衔,就多了一份重担与责任,就需要为两国的文化交流谋划更好的项目和新点子。(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