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失败的春晚都是想标新立异
核心提示: 201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失败的春晚都是想标新立异
陈临春。摄影/商华鸽
原标题:陈临春:无力的中庸
陈临春尽量 平衡、中庸 ,却依然遭到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周刊记者 张亚利 北京报道
虽然做过两届春晚总导演,但提起20年前刚刚进入春晚剧组的时光,陈临春依然感到荣光,那是春晚最好的时光。
意气风发
1990年,陈临春第一次进春晚剧组,是在春晚老导演黄一鹤麾下。那时候,29岁的陈临春还是央视文艺部的一名毛头导演。
那一年,第一次上春晚,演的是小品《相亲》。在陈佩斯朱时茂的时代, 本山大叔 还是年轻小伙,十足的 草根 。那一年,宋祖英唱着《小背篓》第一次上春晚,在后台临近直播时紧张得直颤抖。
陈临春见证了他们的青涩,也目睹了春晚的魔力。
能为春晚服务是很光荣的事情。在春晚剧组,陈临春什么都做过,包括在各个组别间当分管导演,肯干而富有激情的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点,专攻歌舞类节目。
1993年是陈临春最意气风发的一年,这年他担任春晚歌舞类导演,负责歌舞类节目。当时,毛宁还是个新秀,选送的歌曲被毙,几经波折才又换成了歌手本人都没在意的《涛声依旧》。起初剧组很多人也没看好这首歌。几度要下马,陈临春很着急,他认为毛宁虽然不是大腕,但这首歌真的很好,他与编舞费尽了脑子,设计了富有意境的舞蹈进行包装。最终,毛宁亮相,一炮而红,这首歌也传唱不衰。
杨丽萍也是那年第二次上春晚,当时《两棵树》要跳近8分钟,春晚只能给她4分钟,倔脾气杨丽萍坚决不干,陈临春又反复协调,最终折中了一下,杨丽萍表演了5分半钟。《两棵树》也一夜间在全国被人津津乐道。
一首歌,一支舞,能创造一个经典,成就一个人,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春晚舞台才能见证的奇迹。
1990年代,由陈临春一手打理的春晚歌曲,毛阿敏的《同一首歌》、毛宁的《涛声依旧》、张也的《万事如意》、谢小东的《今儿个真高兴》、殷秀梅的《中国大舞台》等,现在听起来仍然很亲切。
陈临春很怀念那时,在春晚剧组,自己能潜心搞创作。一接到春晚的工作任务,立刻开始联系和组织全国最好的创作者为春晚出节目。歌曲《同一首歌》就分别请了孟卫东、侯牧人、李黎夫、王酩等四个当时最火的作曲家来参与谱曲,最终选中了孟卫东的一稿,流传至今。一批五O后、六O后歌曲创作者正当壮年,他们也乐于将自己的激情呈现在春晚舞台上。
这跟时代有关,这批创作者经历过 文革 也经历过改革开放,他们生活在其中又赶上了创作的最佳年龄,一下子就迸发出来了。他们的歌曲承载着时代的记忆,所以能沉淀下来,成为经典。
2008年、2011年最终站上春晚总导演的位置上时,陈临春发现,春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给 命题作业 做出娱乐性
2008年,张晓海和陈临春的春晚方案在这一年的竞标中胜出。此前,陈临春曾参与过多届春晚方案的竞标,一直没有成功。
2008年是奥运年,大事也挺多,包括十七大和年底的暴风雪,我们的方案能成功,主要是因为整体主题抓得准。因为侧重奥运,一开始的定调是 团结奋进 ,跟一般春晚方案 祥和温馨 、 回家过年 的基调不太一样。而这年年底又遭遇了抗击暴风雪,反而让这个主题显得更恰当了。
为了配合 团结奋进 的主题,这一年的春晚节目也更为 慷慨激昂 。一些平时不太容易上的节目也上了春晚,比如盲人歌手阳光演唱的歌曲《等待》,草根明星王宝强带领农民工表演的合唱《农民工之歌》, 这些原本都不在春晚节目的框架内。
为了抗击暴风雪而临时组织的群星诗朗诵更是绝无仅有,李瑞英、濮存昕、陈道明、姜文等名人 混搭 的诗朗诵《温暖2008》成为那届的一个特有节目。 这个节目是我们在春晚前三天临时组织起来的,在演艺圈征集朗诵功底比较好的名人。当时还考虑过张艺谋,但是他的朗诵不太过关。 陈临春回忆, 诗朗诵一般会出现在主题性很强的场合,很少会出现在春晚这样的联欢会上。
奥运年的春晚,当然也设置了专门的 奥运板块 , 虽然是命题作业,但我们还是希望做出娱乐性来。 于是,每年都 负责 逗观众乐的赵本山的小品也被安排在了这一板块。
赵本山很为难。
喜剧演员都有一套自己的创作方式,简单说叫有感而发。赵本山平常演的人物能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他有体验、有触动,包袱也来自生活。 而接受 命题作业 ,等于 平地起高楼 ,怎么会不难?
大家都费了不少脑子,终于想出了《火炬手》这个题材,延续深入人心的 白云黑土 系列,两个老农民争当火炬手。可如何让这个小品出 笑点 ,实在是更难。 一般小品的笑点靠的是矛盾冲突和情节出乎意料的大错位,但奥运不能有大错位啊,矛盾也不可能太大,到最后就是两个人争当火炬手。
为了从平淡的题材里出笑料, 黑土 和 白云 两个演员拼了老命,天天通宵,一个字一个字琢磨。现场看的时候,从开始的 笑不出来 ,到最后终于笑得 泪流满面 ,陈临春感慨, 这个小品完全是靠两个演员常年的喜剧经验和淋漓尽致的表演撑起来的。
素来喜欢临场发挥, 人来疯 的赵本山那年的表演很规矩,观众也发现,本山大叔在小品结尾 走上正路 之后,情绪上有点僵硬。
无力的中庸
中庸 是陈临春执导春晚的宗旨。但他仍然必须面对 难调众口 的挑战,特别是当春晚首次遭遇微博。
2011年春晚落幕后,担任总导演的陈临春到凌晨5点才得以睡一会。在这之前,他和另外两名总导演马东和柳钢还分别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专为 辟谣 :查无此人的春晚总策划刘赛引骂战、 春晚备播带 说、春晚广告植入改 潜伏 说
跟过很多年春晚的陈临春曾得出一个结论,大凡失败的春晚,都是想标新立异,这是春晚的大忌。因此他的执导思路是尽量的 平衡、中庸 ,不能只满足一部分人。不幸的是,尽管努力 平衡 ,这届春晚还是遭遇了观众尤其是网友前所未有的挑战。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同桌的你》就被批评不如以往给力,段子老套,笑点低俗。
有人说现在的小品只敢抨击弱势群体?我觉得不光是这个。以前的社会矛盾没现在这么尖锐,贫富悬殊也没这么大,所以观众对春晚的批评也是平和的。但是现在,许多人一年中累积了很多不如意、不公正的事儿,到了年终岁末,春晚就变成了最好的发泄靶子。 陈临春感到很无奈, 若把微博上那些阴暗的东西都搬到春晚上去,那还是一台阖家团聚、祈福来年的祥和团圆饭吗?春晚的寿命也许就会到此为止了。这么闹心,谁还看啊。
回头看2011年春晚, 没有出现像小品《卖拐》、舞蹈《千手观音》或刘谦的魔术那么优秀的节目 ,陈临春也感到很遗憾。
陈临春经历过春晚的辉煌,对于自己的 平庸 ,他看得很开 春晚经典歌曲的时代和春晚相声小品的巅峰已经过去了,很难超越。他喜欢打个比方,宋朝人写诗谁也写不过李白,只好改写长短句,开创了宋词。 春晚也呼唤新的喜剧节目形式出现,能让中国人乐起来的方式。
可在2008年和2011年春晚上,观众还没有看到新的喜剧形式。
在春晚幕后多年,陈临春渐渐对 骂声 产生了免疫力,否则 还没做事就被气死 了。他不赞成取消春晚, 取消春晚,等于放弃了这么一个民族文化品牌,外国人唯一可能知道的中国电视节目就是春晚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年共同努力形成的品牌,收视率超过美国足球比赛 超级碗 ,取消了,请问拿什么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