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的寸寸时光里,仿佛李清照依旧在低音浅唱
核心提示: 在冬日的寸寸时光里,仿佛李清照依旧在低音浅唱
一代词人李清照才艺无双,命运坎坷,至今令人挂怀。来济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访她,对于李清照倾慕已久,中学时期就喜欢读她,至今不忘,一直不敢接近,也许这就是爱,近了不是,远了也不是。记得初读她的作品,读的甚至不写作业挨了家人的打。被打了之后还是买她的书读,读到现在还在读。记得,从16岁前,每年都要路过济南,每次都不敢接近她,之后,就一直惦记着她.....终于,30多年过去了,鼓足勇气,在公元2016年12月14日下午,到新闻大厦报到后,放下行李我来到她的纪念堂。老天赐我,一走进趵突泉的门口,一缕冬日的暖阳斜斜的拉长了影子,落在了李清照的旧居上,我独立在她面前,清照呀,你带我走进了宋朝,佳人,依旧在...... 沿着小路,来到了清照纪念堂,一个堂字,奠定了她的地位。历代文人、伟人,能够用堂纪念的你能说出几个?我久久的伫立,被她深深的吸引,久仰的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就曾经生活在这里。她是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在词的创作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相传的一首首首词,被男女老少吟唱不衰。她,曾南下汴京,先后客居青州、莱州、淄川,后来漂泊江南。生身之的济南曾留下了她幼年成长的痕迹,故里后人缅怀“一代词宗”无以为寄,遂依泉而筑,这便有了现今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和章丘市百脉泉内的“清照园”。赏泉析词,解碑之间,犹见女杰清丽和绰约风姿。 步入趵突泉公园,跨枫溪岛小桥,见东北方向一泓碧水,这便是七十二名泉中的漱玉泉,冬日的杨柳深深处,漱玉泉畔,便是李清照纪念堂。一座民族风格的建筑,具有济南传统四合院民居的形式和特点,整个建筑采取宋代风格,取其意而不仿其形,体现了女词人所处的时代气氛。
夕阳不高不低正把光影落了的小院,院落内几乎没有游人,于是,独自过门楼,可见上悬木匾,写着“李清照纪念堂”,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手笔。正厅堂内迎门,为李清照塑像,手持书卷,眉宇深锁,若有所思。东侧曲廊间,建有“叠翠轩”。轩内东壁辟景窗,山水景色,摄入窗内。
穿曲廊,过“叠翠轩”,入北院可见“漱玉堂”、“有竹堂”等5个展厅,展厅内陈有大量文物、诗词、书籍及“父母教诲”、“诗坛绽秀”、“志同道合”、“流寓江南”四组李清照蜡像,蜡像全面概括了女词人一生才华横溢、动荡坎坷的经历,使游人更形象生动地领略到一代词人的风采。 值得书写的是她的文采之后,目睹国破家亡,“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绕园一周后,只见园内堂阁亭台、溪水环绕,组成了一处女性化的园林庭院,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虽是冬日,院落花木扶疏依旧,加之展室内涵风格各异的图、文、像、书、画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沧桑一生。 西廊南端接“溪亭”,李清照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纪念堂园内还根据李清照词意配置了各种名贵花木。院内几株芭蕉,不由人想放声吟诵易安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最有才华的女人,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清照婚后的生活流离,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奠定了她之后的一系列凄美之作。走着走着,清照园子里飘来一阵琴声,我踏音寻去,在一个亭子的角落里,一位老者独自在吹着笛声,我不愿打扰他,也不愿打扰清照,独自坐下来静听。
我对李清照的词胜过李煜,是十分欣赏的,在之后的我的文字里或多或少一直追寻着她的影子,尤其是她写的诗词婉约中透出的泣诉,常常能心灵的震颤,这种文学的美在李清照的笔墨下变的柔媚而舒缓,就象轻柔的风温柔的吹拂着心灵,美中带着陶醉,美中带着思索和凄美,尤其喜欢她笔下演绎成了红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无限感叹。 她在济南的生活是这样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在一抹夕阳下,我在李清照纪念堂足足静观了一个小时。冬天黑的早,趵突泉的泉水依旧是鲜活的,在这样的泉声里,李清照是不寂寞的。时光深流,我注视着这趵突泉的一寸寸时光, 静听有声,仿佛李清照在家门前的低音浅唱。(图文/朱文鑫)
许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