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援青“好客山东”出动最强智囊团
核心提示: 旅游援青“好客山东”出动最强智囊团
□李强
近日,一支来自山东、由40余人组成的旅游帮扶团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帮扶团的足迹踏遍了海北州辖内的门源、祁连、刚察、海晏等4个县。一路上,由湿地、草原、雪山、峡谷、林海等多样性地理地貌构成的独特高原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风情,给帮扶团留下深刻印象,不少人发出“大美青海,最美海北”的感叹。他们此行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山东旅游“智力援青”,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和平台,与海北旅游携手并进。
为更好地支援海北旅游产业发展,这次“旅游援青”带来了“好客山东”最强大的智囊团。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商品开发中心主任田忠民介绍,本次帮扶团是针对海北旅游精心设计的复合型团队:25家山东代表旅行社中,有13家为全国百强社,在客源输送和产品开发方面实力雄厚;8家旅游商品企业负责人和多位来自山东重点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在景区规划、商品设计等方面经验丰富;另有在人才、标准、规划等方面具备发言权的山东省旅发委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山东省内很有影响力的媒体宣传代表。
据了解,中央在2010年将青海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后,今年已是山东第三批援青干部进青。在前两个周期,山东更多的是在项目上投入精力。
在门源县的岗什卡雪山,帮扶团参观了总投资4950万元的登山滑雪基地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山东共援建资金3820万元,用于规划建设入口景观区、游客服务中心、七彩瀑布、登山大本营等4个区域,此外还修建广场、停车场、绿化、人行道路、牛马道路、木栈道、休闲亭、转经长廊、马厩、雕塑、景观大门等室外区域及配套基础设施等。旅游商品方面,山东在门源县的伊源奶业、祁连县的三江雪枸杞养生园等项目上也参与了援建。
如今,在项目建成后,如何推广和营销,成为摆在海北州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本次随团调研的多位重点旅行社和旅游商品企业负责人,结合日常实际经验,希望能与海北在宣传、营销等方面建立联系,利用山东旅行社强大的网点资源,以专列包机的形式,让更多的山东人走进青海,走进海北。据了解,东营金桥国旅等部分旅行社已与当地的旅游企业签订了对口合作协议。
“旅行社往往与各行各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展示在旅行社官网以及门店,不仅海北企业能利用山东的旅行社已有的客户资源,山东的旅行社本身也能实现业务扩展,双方实现共赢。”山东华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红提议。
齐鲁孔子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务恩认为,旅行社线下门店本身就能成为海北旅游商品的销售窗口,若能实现,海北旅游商品相当于在山东一下子多了数千家门店,旅行社也有了更多让人走进来的理由。
海北独特的旅游商品资源让山东嘉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巩茜兴奋不已,她当场提出一个名为“田园妈妈”的成型思路,即邀请海北企业到山东选择合适场所开设现场制作,以熟悉的味道吸引亲子家庭前往实地体验,体验过程本身也能作为海北旅游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考察未结束时,她与海北州和海晏县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采访中,当地的主管部门对于以旅游商品为突破口,拉动当地旅游全产业链升级的做法,寄予了深切期望。“如果能有好的产品,相比单一门票,利润将实现大幅提升。”海晏县县长苏东曲直言。海北副州长刘宝春也指出,旅游商品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不夸张地说,一个产品就能拉动一个甚至几个产业。
作为旅游商品方面的专家,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张伟认为,海北资源富集,完全能借助旅游商品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路径。他认为,企业在发展初期,从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文化挖掘等方面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扶持。在发展大产业方面,为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投入,要形成差异化和特色定位,政府搭平台为企业擂鼓助威,政府和企业共同做大产业。
许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