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潘猜想”破解者刘路: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核心提示: “西塔潘猜想”破解者刘路: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3月21日电 在2011年9月之前,刘路,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甚至普通得能让人过目即忘。但几乎一夜之间,这个名字就在国内数学界甚至民间迅速走红——大家口口相传:中南大学出了个“天才学生”刘路。一道在数理逻辑学中沉寂了二十年、曾经难倒许多研究者甚至是一些著名数学家的问题——“西塔潘猜想”,22岁的他却一举破解。此消息经媒体曝光后,刘路的名气也随着纷至沓来的记者们一路飙涨。人们在惊叹刘路天赋的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他能破解这一数理难题?他的成长环境有何特殊之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刘路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经常阅读各种数学专著。2010年8月,在自学反推数学时刘路第一次接触到“西塔潘猜想”(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此后二十余年间,世界上有很多数学家致力于此猜想的研究,均未果),也看了很多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两个月后的某一天,刘路忽然想到用之前的一个方法稍加修改就可以证明这个猜想。他回去后连夜将证明过程写出,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不久之后,刘路收到《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国际逻辑学知名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 汉斯杰弗德的回信,他在信中对刘路给予了高度称赞,“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你给出了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2011年9月16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刘路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受邀参加,并在会上作了40分钟的报告。
这就是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的全经过。随后各大报章和网站在报道刘路的事迹时,不少都用了“中南大学本科生一夜时间破解一道数理逻辑难题”这样的说法吸引眼球。对于“一夜破解难题”的说法,刘路自己并不认同。“我觉得说我用‘一夜’就破解了这个猜想,其实是有点误导。我从接触这个问题到最后得出结论,大概是两个月的时间。我最初并不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而专门去研究和攻克,而是在想其他的问题的时候发现,原来这一方法可能对‘西塔潘猜想’有用。当然,问题最后能解决,跟我之前的积累也有关。因为你若一点都不了解,想要解决也不可能。我只能说,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
看淡压力 做自己喜欢的事
刘路的成名让他接下来的学业“顺风顺水”:本科提前毕业,并被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收为徒;得到中国科学院3位院士的推荐;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特批硕博连读,将其注册为2012年直博生;学校还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较为具体的求学方案,时机成熟时送其出国读博,在学术上的需求尽量满足等。面对这些令多数学生羡慕的待遇,刘路坦言,这一切的确得益于他破解了“西塔潘猜想”,但他“只是比别人幸运一点,能够在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完成自己初步的理想罢了。”
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刘路觉得,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宽松的环境”。刘路的数学天赋并没有从小就展露出来,他的父母都从事着与数学无关的工作,爸爸在大连一家国有企业的后勤部门工作,妈妈是一家企业的工程师,家族并没有遗传给他什么数学基因。读小学的时候,他也没有对数学产生特别的兴趣。直到初中,当同学们都还在为课本习题发愁的时候,他却已经开始自学数论。别人眼中枯燥的理论在他眼中妙趣横生,别人视为“天书”的数学专著他却爱不释手。所幸的是,对于刘路的教育,父母并没有太多干涉。对儿子的成绩,他们也很少提要求。父母亲的想法是,“能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从不因为成绩指责孩子,奖励也只是偶尔。”考大学的时候也是,父母其实希望他报考个自动化控制之类好就业的专业,但他固执已见地选择了数学,父母也就随他去。“我觉得我父母对我的教育最好的一点就是给了我进取心,他们不会强制我要做什么,更多的时候是激励我自己去争取我自己想要的。”
大学里的刘路,虽然痴迷数学,但专业成绩也只是一般般,从未拿过奖学金。刘路自己解释说,“我向来马虎惯了。考试的时候,我的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太标准,这些都影响成绩。”只是对这些,刘路也并不在意。“现在在大学校园,也面对各种压力,比如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我觉得自己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对这些都看得比较淡。我一直以来都只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喜欢数学,所以我觉得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做些研究。”
2012年3月,刘路获得凤凰卫视联合世界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1-2012”希望之星奖项的提名。对于这一荣誉,刘路说,能够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大家,和他们相比,自己很是惭愧;“不过,能和他们站在同一个舞台,这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