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话唠”你是哪一种?-心理科-唠叨
核心提示: 四种“话唠”你是哪一种?-心理科-唠叨
遇到“话唠”怎么办?是默默地忍受对方喋喋不休的唠叨?还是突然爆发,用一句“说够了没”让他闭上嘴?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妥当,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李培凯指出,如果你是话唠肯定要改变这个习惯,你身边有话唠就不要和他们争吵,切记要区别对待。
凯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
“能少说一句吗?”“你怎么一天到晚这么多话?”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些人嘴巴就是停不下来,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说话,尤其是不吐不快的那种人,大有《大话西游》里唐僧的潜质。那么,这样的“话唠”究竟是出于何种心理呢?遭遇话唠时又该如何巧妙应对呢?本期《性情》栏目将为你支招。
“话唠”的四种心理倾向
“就是他,总喜欢画蛇添足,多说话!”电车里,两位讲究的女士正在进行吐槽,她们的槽点就是我想要说的“话唠”。生活中,少说一句会憋死的人大有人在,他们的兴趣似乎就是多说一句话来挑战对方的忍耐极限。近日,日本媒体揭露了“话唠”的四种心理倾向,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心里有话,不吐不快型
这类人意识不到自己所言有何不妥,他们往往不懂得察言观色,也不懂得有些话完全没必要说。并且说话不过脑子,不会深思熟虑。虽然这种“话唠”不会招来过分的厌恶,但是也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
2.语不惊人死不休,热衷于黑色幽默型
这类人通常头脑灵活,比较聪明。他们往往没有恶意,只是单纯想要卖弄自己的过人之处,却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甚至让对方觉得是被当成傻瓜对待,从而怀恨在心。
3.缺乏自信 多说一句心里踏实型
这类人总是纠结于自己的权威和立场是否动摇,并且当对方春风得意时急于表露自己并无烦恼,出于这些想法,总是多说一句赞扬之类的话以求心安,却不知这会让对方觉得很不舒服。事实上,这种“多言精”是自信、自尊不足在作怪,从而导致他们冥冥中处于了“居高临下”的立场上。
4.孤独寂寞冷,过分要求存在感型
这类人总感觉自己“因为不可靠而被孤立”,所以迫切想要成为众人焦点,让周围的人向自己聚拢,于是就喋喋不休说个没完。通常来看,他们的感情十分细腻,并且过于敏感。
想想看,你或是你身边的人是否就是以上四种类型之一?类型1、2的人,在说话之前应该多换位思考,多想想自己的话是否会对对方造成伤害。类型3的人不要过于争强好胜,要学会发自内心的称赞别人。类型4的人应该放宽心,因为对方并没有你所想的那种想法和偏见,另外在聊天时学会倾听,不要说得过多就好。
遇到“话唠”怎么办?
遇到“话唠”怎么办?是默默地忍受对方喋喋不休的唠叨?还是突然爆发,用一句“说够了没”让他闭上嘴?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妥当,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李培凯指出,如果你是话唠肯定要改变这个习惯,你身边有话唠就不要和他们争吵,切记要区别对待。
如果你就是“话唠”:多一些心理暗示
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只想让别人听你说话,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话唠”。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是“话唠”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说话的时机和语气,“建议这类人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想好了再说话,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慢慢地改变,想要一天就改掉 话唠 的习惯是不可能的。如果长时间都受此困扰,也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如果你身边有“话唠”:看开对方说的话
“能少说一句吗?”“你怎么一天到晚这么多话?”如果你经常对身边的某个人说这些话,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话唠”或走在通往“话唠”的道路上了。对此,李培凯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他说:“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问题,和别人说话时,也许你的习惯是倾听,而他的习惯是不断表达自己的意见,这都是经过很长时间而形成的性格习惯,所以,人无完人,说话的一方也好,倾听的一方也好,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千万不要恶言相向,让彼此的关系变僵。可以和对方说一些善意提醒的话,或者放开了心随他说,这样对双方都不会造成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