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穿错服饰戴错帽:后妃所梳高髻汉末才出现|芈月传| 发髻
核心提示: 《芈月传》穿错服饰戴错帽:后妃所梳高髻汉末才出现|芈月传| 发髻
核心提示:《芈月传》将魏晋时期才出现的高髻移植到反映战国至秦代时期的电视剧中,甚至还糅合了元代姑姑冠、清代耷拉翅的发髻,不仅不符合史实,更是臆造了发髻的样式,虽然凸显出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可惜美是美了,但它与历史的真实则越走越远。
剧中芈月冠饰华丽,事实上,战国时期女性冠饰简单质朴;芈月的披肩也是清朝才出现的服饰特点。
本文摘自:《北京晚报》2015年12月15日35版,作者:佚名,原题为:《芈月传穿错服饰戴错帽》
皇后、嫔妃梳高髻
高髻汉末才出现
战国至秦汉时期,皇后、嫔妃的服饰、冠饰和发髻都有相应的规定。
商朝的女性发髻特点是总发于顶,将头发梳在头顶,脑后垂辫。至春秋战国、秦代,大致沿袭商朝的风俗,虽有变化,很少有出现梳高髻的情况,有的也只是椎髻(注意不是高髻),即在脑袋后面多出一块髻。秦朝之后至汉代,则流行堕马髻,虽然比椎髻稍大,但也完全不像魏晋时期借助木头、假发套制造出来的非常高大的发髻(高髻)。
高大、巍峨的发髻始于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则趋向鼎盛,而且创新了更为高大的发髻,比较有特色的盘恒髻,它是在梳挽时将头发掠至头顶,合为一束,盘旋成髻,远望如层层叠云,它始于汉代,盛行于六朝,沿袭至隋唐;逥心髻则是将头发盘旋于顶,呈高耸状;郁葱髻,据推测,应是将头发做成蓬松状,使得发髻如树木般郁郁葱葱魏晋时期有的高髻甚至高约一尺。南北朝宋文帝时,宫娥创制了飞天髻,它是将头发梳挽至头顶,分成数股,每股弯成圆环,直耸于头上。
元代女性的发冠非常特别,与其他朝代的高冠、高髻都不同。元代女性的发冠,高耸巍峨如同一根棍子竖立起来。比较知名的冠饰叫姑姑冠,它一般以铁丝、桦木或柳枝为骨,外裱皮纸绒绢,插上朵翎,再配以金箔等装饰。这种冠饰非常高大,有的长达三尺,有的甚至长达四五尺。弱女子戴上高大的冠饰,在室外能显示出摇曳的姿态。
到了清代,冠饰演变出一种耷拉翅的样式,它形似一个扇面的硬壳,约一尺来高,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外边包上青缎子或青绒布,形成一个装饰性的头(发)饰。需要时,可戴在头上,不用时,则取下搁置在一边。耷拉翅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方便自如。
高髻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颇具吸引力,而宫中的嫔妃,乃至宫人,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宫廷里帝王的注目,于是她们挖空心思,设计、制造出非常夸张,非常奇特的高峨发髻,来增加自己的美感。
《芈月传》将魏晋时期才出现的高髻移植到反映战国至秦代时期的电视剧中,甚至还糅合了元代姑姑冠、清代耷拉翅的发髻,不仅不符合史实,更是臆造了发髻的样式,虽然凸显出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可惜美是美了,但它与历史的真实则越走越远。
冠饰中有华丽的珠翠
珠翠工艺宋代才成形
另外,《芈月传》里女子的冠饰加上了很多金饰品、珠翠,这也不太符合时代特点。
原因很简单:战国至秦代时期还没有珠翠、点翠等工艺。这些工艺大致在宋代才有,如此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如何能提前一千多年跑到战国时期后宫佳丽的头饰上?
以花钗饰首的风气,始于汉代,重庆化龙桥汉墓出土的陶俑和山东金乡汉墓出土的石刻上均有体现。但是以龙凤花钗装饰礼冠,则是唐代以后才形成的制度。
到了宋代,皇后、皇太后的凤冠上开始大量使用花钗,而且宋代冠饰上的金凤、花钗等饰品,也被列入冠服制度。《宋史舆服志》记载:龙凤花钗冠,大小花二十四株,应乘舆冠梁之数,博鬓,冠饰同皇太后,皇后服之,绍兴九年所定也。花钗冠,小大花十八株,应皇太子冠梁之数,施两博鬓,去龙凤,皇太子妃服之,乾道七年所定也。由此可见,宋代头冠上的装饰,在史籍上记载已经非常清楚了,不同时期身份不同,花钗的数量有区别。
许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