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德国“双元制”教学创出“太仓样本”
核心提示: 通讯:德国“双元制”教学创出“太仓样本”
苏州12月22日电 (周建琳)具有百年德国血统的“双元制”移植到中国能成活吗?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努力探索这一答案。
走进位于江苏太仓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院,驻立吴健雄广场上,一尊吴健雄的铜像让人肃然起敬。这是由著名雕塑家章永浩设计雕刻而成,是吴健雄1975年出席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时的形象。
“来这里当院长压力很大,因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知名度太高了,我们必须得把学院办好。”22日,一见到魏晓锋,他就忍不住诉说压力。
但聊起德国“双元制”在该院的成功实践,魏晓锋则显得很自信,称已走出了一条不寻常发展之路,学院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正用“健雄”商标向国家申请商标保护。
太仓,是江苏省一个既沿江又近沪的县级市。自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以来,太仓与德国的合作延伸到了职业教育领域。
“双元制”,这种“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工学交替学徒模式,为德国培养了数不清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被认为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
如何将严谨、有序、精准这些德国制造“DNA”注入中国技工的思想和生产操作中呢?这在魏晓锋看来并非易事。
“我们也是历经十年的研究和探索,重点解决德国‘双元制’引入过程中的‘水土不服’问题。”魏晓锋称,目前,健雄学院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已获得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指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教学与生产结合,特别是探索在我国运用‘双元制’的培养模式,调动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些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如今,健雄学院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德国工商大会在中国推广“双元制”的主要参考模式。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形成了学校企业‘双元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的培养新格局,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魏晓锋看来,“定岗双元”正是健雄学院破解职业教育难题,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金钥匙”。
而“定岗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太仓吸引德企入驻的新名片。从1993年的第一家德企入驻,目前太仓集聚了200多家德企,集中在精密机械、汽车配件、节能材料等领域。预计,到2015年,太仓德企总数将达300家。
“现代学徒”在这里
走进“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中德培训中心),这里是一个车间。不少健雄学院的实训学生正在德国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制作模具部件。
中德培训中心是健雄学院2007年与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共同成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我现在就是‘半员工’的状态”,在中德培训中心采访时正赶上潘宥朋他们班来上课。潘宥朋既是健雄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太仓德企舍弗勒的学徒,大学三年毕业后将成为舍弗勒正式员工。
学生考试合格后,不仅有健雄学院的毕业证书,还能获得AHK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由AHK总部授权,与德国境内证书有同等效力。魏晓锋说,“这是全球‘硬通货’,学生到哪里都不愁没饭吃。”
为了让学生完全适应自己的“双重身份”,健雄学院构建了“4-6轮换”的“定岗双元”课程体系:4周在学校学习,6周在培训中心或企业岗位培训。
在“定岗双元”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不但岗位匹配度高,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健雄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业满意度均进入全省高职院校前3位,平均月薪进入前10位。
困惑依然存在
“虽然健雄的学生现在很抢手,但我们也有压力。因为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眼里,职业教育仍是万不得已的‘二等选择’。”魏晓锋说,每届新生来的第一年,重塑自信心成了最重要的课程。
也正是鉴于中德两国的教育政策、体制和环境有很大差异,很多在太仓的德企在引入“学徒制”时,也没有直接拷贝德国的模式,而是先与当地学校合作,采用委托培养的方式来进行。
在借鉴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健雄学院还有“2+1”定岗双元培养形式。健雄学院给舍弗勒等德企培养一个“双元制”学徒收费2.7万元,给其他企业培养一个“2+1”定岗生收费1万元不等。
魏晓锋说,“2+1”是学生在校三年的培养中,均保证在“企业元”和“学校元”共同作用下完成一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双元制”精髓,目前已涵盖学校现有29个专业的所有班级。
现在,一些国内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参与进来,2013年中兴通讯和健雄学院合作,定向培养服务外包产业中的技术人员。
但普遍遇到的“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也让健雄学院纠结挠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短期内没有直接的收益回报。”魏晓锋承认。
众所周知“现代学徒制”的终结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发展、区域经济产业升级。
但如何让“现代学徒制”不是一句空的口号,让订单培养的学生毕业就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工作,并能胜任企业提供的岗位,仍是摆在双方面前的一个考验。(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