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传承人”,怀揣技艺上大学

核心提示: “传承人”,怀揣技艺上大学

原标题:“传承人”,怀揣技艺上大学(文化脉动)

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泥塑。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乡土气息浓郁”的另一面是“土气”,“充分体现传统工艺”的另一面是“没创新”——在非遗产品日益走进生活之时,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非遗品牌化和创新传承。

2015年10月以来,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开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手工艺者请进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加强理论与技术研究,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截至目前,研培计划实施已超过一年,共有57所高校参与,近1万人次参加培训。古老的非遗经过现代高等教育“淬火”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传承人群回炉高校,补上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等短板

“这个手包真有民族特色,设计造型也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大牌,刺绣还是国家级的非遗,真想马上买回家。”在江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展台前,几位参观者对融合了传统刺绣和现代造型的手包赞不绝口,争先恐后地向工作人员打听如何能够买到。

“我7岁开始学苗绣,上完高中,10多岁就专门从事刺绣。近些年来,与同是绣娘的姐妹闲聊时,发现大家都有着创新难、创意难的困惑。”56岁的贵州省省级非遗苗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龙通花谈道,对传统手艺人来讲,手头功夫固然是根本,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的短板却制约了更长远的发展。

绣娘们的困惑不是孤例,传承人群对非遗的理解多停留在“师徒代代相传”的老手艺上,使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传统工艺的设计、利用水平并未在实践中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反映在市场上,缺乏实用性、观赏性的产品难以打动消费者。

“研培计划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在学校里,课程都由业内资深专家教授,从剪纸、绘画、刺绣到服饰等的课程,让我获益颇深,尤其深刻地认识到了美学基础在刺绣创作中的实际应用。老师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地的细致讲解,也使我们这些民间绣娘开阔了艺术眼界,提高了审美能力。”龙通花指着自己刚刚开发出来的“刺绣挂件”产品说,“苗家服饰可能穿的人不会很多,那盯着服饰不放就会把苗绣的路子越走越窄。所以我在老师的启迪下设计了刺绣挂件,把民族风格图案刺绣在吊坠、手镯、耳环上,顾客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利出生于一个陶瓷世家,她从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瓷,30余年以来,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在清华大学进行了系统培训后,重点制作大型礼品瓷的她,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一味将产品定位于高档的礼品瓷,就容易脱离老百姓的生活需求。‘非遗本来就源自于日常生活,就应该重新回归生活,有人接受的非遗才能活下去’,老师的这段话深深启发了我。”现在,陈利在坚守传统工艺品质的前提下,开发了一大批接地气并具有现代审美的生活类瓷器,灯具、茶具等都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非遗必须做出品牌,一方面是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广营销、做大做强,现在,我们正筹划着赶紧注册商标和专利。”仅读过高中的陈利说起自己的发展思路来头头是道,她笑称自己现在也是握有清华结业证书的“清华学子”,发展的方向更明确,底气也更足了。

谈到研培计划的教学设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姜鸣说:“我们充分考虑传承人群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通过基础培训和案例教学,保证通俗易懂。从而帮助非遗传承人群补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更好地将美带入作品,带进生活。”

研培计划之外,自今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和高校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与当地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间手工艺人的前提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传承人群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扩大就业。

博览会上,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刺绣耳机、刺绣抱枕,贵州雷山站的蜡染和笔记本等,让前来参观的观众爱不释手,“这些非遗衍生品既包含民族特色的非遗元素,又独具设计感与实用性,为他们点赞!”目前,在新疆哈密、贵州雷山等地的工作站,开发出的新产品已经形成了批量订单,帮助当地扩大了传承队伍。

学员互相启发、组合,传承发展有了新想法、新理念

“班里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也让我收获很大。因为学员来自不同地域,彼此的民族风俗、生活经历也各有差异,所以大家带来的不仅仅只是优秀的作品和技法,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于是,我们可以彼此启发,互相提高。”在清华大学,与全国各类陶瓷好手的交流让陈利受益匪浅。

“班上的同学大多是80后、90后,拥有很多新想法和新理念,在和他们的交流中,碰撞出了相当多的好点子。”陈利表示,一位同学看了釉下五彩瓷后,认为它晶莹剔透的特质适合做成灯具,我们立马“头脑风暴”了一些设计,这也促成了我们陶瓷灯具的开发。

此外,许多“跨界”成果也已诞生。不同门类的学员在清华大学交流碰撞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比如,钧瓷烧制技艺、青海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嵊州竹编、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等4个项目的传承人共同创作了茶具作品《缘》;胡开文制墨技艺、湖笔制作技艺、曹氏宣纸制作技艺等3个项目的传承人共同创作了具有中秋特色的文房产品《生活·食》……如此多高超的技艺融汇于一个作品,让观众大开眼界。

可以说,培训给分散在各地的学员提供了一个相互认识的平台,让他们拓宽眼界、互相建立联系,产生更多的创意和产品,更在其中看到自身不足、突出自我个性。“学员们的合作许多都是自发的,十分自由,有些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通过这样的对话、组合,可以恢复传统工艺毛细血管之间的联系,激发传承人在创作中凸显各自工艺中最精彩的部分,强强联合、相得益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负责人陈岸瑛说。

“这条围巾在哪里能买到?”“你们有没有网店?”……有了好作品,酒香有时也怕巷子深。如何才能将千百年流传的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技艺上的继承和创新必不可少,顺应潮流的宣传营销也不可或缺。”陈利在培训中深刻体会到了只有通过营销渠道的开拓和品牌推广,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关注非遗,“否则谁知道你有好手艺、好东西呢?”陈利很看好90后同学推荐给她的网店和微店模式,她正筹划着在互联网上做一篇大文章。

“《新媒体思维与应用》这门课很好地诠释了互联网思维,也就是注重体验、注重创新的用户思维。反映在瓷文化上,就是许多同学正在实施的制瓷体验项目。”浙江师范大学陶瓷烧制技艺培训班学员金鑫在参加培训后表示,她设想将传统的买卖欣赏关系附加上互动和私人定制,让更多普通人特别是儿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去感受泥土的魅力,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从小培养青瓷手艺人,利于青瓷文化的发展。“诸如此类的项目,可以盘活整个产品营销链。”

对此,江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研培计划负责人赵罡谈道,目前他们正在筹划为研培学员建设一个实体的产品体验展示平台,从而帮助他们与市场对接;清华大学也正在联合阿里巴巴文化中国实施“非遗触网计划”,为传承人建立和打造自己的网上店铺。

有专家感慨,传承人群如同“火种”,通过培训,就像加了油一样,灯光更亮了,也更美了。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