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专家: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过早在学科层面分化学生

核心提示: 专家: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过早在学科层面分化学生

原标题: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过早在学科层面分化学生

苏君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比照各地高考改革方案的执行时间,各地近几年入学的高中生大多要面对新考试方案的挑战。社会更关心的是,高考改革后,与之相联动的初中和大学阶段的教和学,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比如,北京虽然率先出台初升高考试施行“3+3”的做法,但颇受争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苏君阳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过早在学科层面对学生进行分化,这不利于学生发展。

中国青年报:高考改革后,英语等“多次考试取最高分”的做法,有助于“择优录取”吗?

苏君阳:诚然,多次考试取最高分的做法,会使学生的分数相对提高。但学生与学生之间因学习能力产生的差距并不会因多次考试而消失,相反这种形式下的分数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美国的大学录取考试,也是一年多次、取最高分的,有研究证明美国的学生并不是“参加考试次数越多,分数就越高”,多次考试只是避免了偶然性,值得提倡。而且我认为,如果不涉及考试成本的问题,各个科目都应该采取多次考试取最高分的做法。

中国青年报:目前,各地新高考都将采取语数外三大主科加另外任选三门副科的形式。北京市的中考也参照高考,允许学生灵活选择副科。这会给学生学习带来更大负担吗?

苏君阳:我认为新制度如何执行,是学生是否能减负的关键。学校的对策不一样,对学生的影响就不一样。比如,学校如果仍然开设所有科目,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学业优势,主攻成绩最好的三门,学生的压力就不会太大。必须认识到,六门课程任选三门的结果,仍然是学生主攻三门,捎带学习另外三门,只是这种选择是学生做的,不再只有学校固定的“文科”“理科”而已。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目的,就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中高考的新形式更好地反映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要求,过早地框定文科、理科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中国青年报:选考科目的施行,是否会让学校教室不够用?

苏君阳:这和教学组织形式有关。如果学校仍然保持当下的行政班级建制,教室就是够用的。如果在学生自主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走班”制度,学校的教室压力就会很大。对于初中来讲,所有科目都必须学习,并参加考试,因此可以维持行政班级建制。如果是高中,由于高考有三门副科是不考的,走班制更有可能施行。走班制不仅考虑设置不同学科的专用教室,而且要考虑到,选择某一节课的学生数量非常可能超过平时行政班级的人数,那么走班制不仅需要学校设置学科教室,选课人数过多时还必须考虑分班。

中国青年报:有资金优势的学校是否会“挖”其他学校的师资以保证在各种选考组合中占据教学优势,因而加剧教育的不均衡?

苏君阳:在现有政策下,教师有编制限定,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不会允许学校间师资差异过大。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师资流动可能性更大,但教育均衡的政策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学校想“挖墙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中国青年报:新政给予考生选择自由,有些家庭可能会很早就选定几科长期训练,使子女获得更高的分数。从学校角度讲,如何继续维护教育公平?

苏君阳:我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过早在学科层面对学生进行分化,这不利于学生发展。国外的大学都在强调通识教育,淡化学科间的差别,这是好的经验。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确实要开始面对科目的选择,但无论是社会资源丰富还是匮乏的家长,都应该理智地对待孩子选择学科的问题。从学校层面讲,需要开设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增强学生自我规划能力,让他们更加了解自我和社会,了解自己的兴趣、偏好、学业基础优势以及社会需求。这样的课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要重点开设。同时,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大家都需要清楚,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学校和家长都只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建议,以备咨询,而不是强制决定。应该尊重学生,让他们在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适合自己的决定。(孙震 马思源)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