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朋辈互助”如何实现“1+1>2”
核心提示: 中国人民大学:“朋辈互助”如何实现“1+1>2”
“hello,曾倩倩,我是2015级的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朋辈了……”和曾倩倩一样,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以下简称“社人学院”)的每一位新生在报到时,都收到了一张夹在新生材料里的绿色卡片,卡片上写有温馨的嘱托和鼓励,留有一位大二朋辈志愿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报到当晚,“老生”朋辈志愿者还会提着“大包小包”来到新生宿舍。亲切的乡音会迅速拉近彼此距离,而老生送给新生的“见面礼”——一摞摞课本、笔记等学习资料,更是让新生大呼“是真爱”。
那么,这些学长学姐为什么会这么热心?朋辈又是什么?
“朋辈互助”,对许多人还有些陌生的词语,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人学院里却是人人皆知。每年迎新,学院会根据学生性别、生源地等类别,将本科二年级的志愿者与新生统一安排“一对一”结对,使每位新生在入学第一天起就有了一位专属的互助“小伙伴”。
这一项目开展8年来,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同学,不论是志愿者还是受助对象,都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获得了一份新的认知,让“1+1”产生了大于2的效果。
“朋辈是新生在校园里新认识的第一个人,就像小鸡破壳而出第一眼见到‘妈妈’一样,当他拿到那封信,就知道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上面的号码打电话。”中国人民大学社人学院党委副书记唐颖老师说。
大学是一个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于新生来说,生活开始了一种新的模式。但是,由一个固定的套路转变为另一套行为模式往往会产生偏差和困难。
因此,在朋辈互助项目的实践中,社人学院发挥专业特色,运用了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思路。
比如,聚餐、出游、夜谈等朋辈融冰必备活动让刚刚离家的新生相对陌生和孤单的生活充实起来;而选课宝典、社团攻略、应试技巧……甚至食堂美食品鉴等 “独门秘籍”则让他们在面对学习、生活和社团选择等诸多问题上游刃有余。
为了弥补“一对一”互助在交往方式、资源和活动形式等方面的局限,社人学院还鼓励朋辈们自发组成读书会、学习互助小组等。同时,学院的“心语”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专门设计了定向越野、朋辈出游等集体活动,帮助新生从“一对一”陪伴到融入集体。
关怀不仅在点滴间,朋辈互助在关键时刻还能发挥“奇效”。有一次,一个同学半夜突发急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学校老师给家长打电话时却被误以为是“骗子”。情急之下,学院找到这位同学的朋辈,让他用自己的手机给生病同学的父亲打电话后,才获得了信任。
被朋辈保驾护航了一年的新生,到了大二时,便会接棒担负起传承朋辈精神的志愿任务。
这时,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会对志愿者进行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访谈技巧等的专业培训;前一年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则会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习了一年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学类课程的大二学生来说,参加朋辈项目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
不仅如此,朋辈互助除了完成对个案工作偏重的定性分析,还积极引进定量分析方法,在数据统计基础上,进行截面的相关性分析或长期的追踪调查。
正如 “朋辈互助项目”的名称所说,项目的关键在于互助。从学以致用到学生的二次成长,朋辈志愿者在帮助学生的时候也会将一种反思性的分享内化为自己的成长动力。
从2009年至今,社人学院 “朋辈互助”项目已连续开展了八期。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累积达到570人次,服务数量达到了595人次。近3年来,每年志愿者比例稳中有升,总体保持在该年级学生的80%左右。该项目还入选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2015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认为, “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视,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工作方法的创新应当回归‘培养人的工作’这一辅导员职业的本质,同时还应注重将团队协作与单兵作战相结合,通过团队建立实现优势互补,使辅导员们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创新、有所成就,实现学生工作专业化、品牌化。”
如今,为了适应不断涌入的90后、00后学生群体,“朋辈互助”开通了新媒体平台;设立轮流探访机制,解决“一对一配对”中曾经存在的朋辈责任感低的情况;增加活动趣味性,在相对单纯的质量评估基础上加入访谈和分享,完善评估体系,为朋辈项目注入持久活力。
“多样化学习,高质量成长,朋辈互助项目引导同学们系好第一粒扣子,开启大学的航程,驶向诗和远方,成就家国的栋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洪大用说。(通讯员 孙浩爽 钟晓蕾 诸葛亚寒)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