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可见光隐身探秘:成功让小猫、小鱼隐身(图)
核心提示: 浙大可见光隐身探秘:成功让小猫、小鱼隐身(图)
隐身性能有待改进
尽管不是将理论中的隐身衣变为现实,但他们的研究思路非常新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教授张家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陈红胜课题组展示的视频和图片来看,这种隐身装置更多是利用了棱镜折射的原理。
在他看来,这种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尽管可以让置于装置中的物件或生物隐身,但装置本身是可以看得到的。
事实上,这一隐身装置还只能在特定角度实现理想的隐身效果,比如六边形隐身装置在正对六条棱角的地方具有不错的效果。陈红胜团队的下一步计划,一方面是提升装置的隐身性能,增加隐身的角度,另一方面是减轻装置的重量,扩大装置的直径。
隐身衣理论体系的提出者潘得利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陈红胜课题组取得的进展是隐身衣研究领域里 一个真正的进步 ,并认为 他们剔除了透射波相位要求保持一致的条件,实现了尺度相当大的可见光隐身器件。
对于隐身装置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光学、材料学、物理学及交叉学科的前沿和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大体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地毯式隐身装置,比如将物体隐藏于其中,对于外部的观察者而言,就像是看到正常的地面一样。但这类器件不能脱离地面,其主要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参数上更容易实现。
二是可以脱离地面移动的隐身装置,如同哈利波特式的隐身衣。这类隐身装置可以脱离地面移动,但参数要求更加苛刻,因为要求光线能够绕过装置中间的隐身区域。目前国际上这部分的实验工作大部分只是集中在微波波段。
陈红胜课题组开发的隐身装置便是上述的第二种类型,可见光波段隐身衣的研究也不会永远停留在理论层面。隐身装置性能的提高目前还存在技术瓶颈和一定的局限性,但利用让光线 拐弯前行 的原理,是让隐身技术真正走入生活领域的契机。 今后,随着隐身装置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在安全、娱乐和监控领域都能有所应用。 陈红胜说。
延伸阅读
隐形材料助推新型透镜研发
相比隐身衣的噱头,隐形材料的应用或许更为重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美国 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 主任、华人科学家张翔曾表示,他自己最看重的其实并不是隐身衣,而是一个很快就能 真刀真枪 用上的领域 透镜。
负折射材料可在纳米尺度上让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弯曲,假如下一步能在正常尺度上实现这一奇观,隐形效果就有望成为现实。这样的负折射材料在透镜领域的应用将会对社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芯片等各类精细器件的制造如今都离不开透镜的光刻技术,怎样才能把器件做小,是个很关键的问题。目前很多器件的研发似乎都没有什么重大突破,就是因为透镜的衍射极限没办法再降低。
借助负折射材料制作的透镜,研发人员就可以在极小的尺度上工作,制造出更小的电路,这将意味着芯片的存储能力、集成能力会向前大大推进。高性能计算机的纳米级集成电路、更高存储量的DVD等也可能接踵而来。
负折射透镜也有望给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带来重大变化。现有的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看到单个细胞,但细胞里面是如何运转的,却无从知晓。有了衍射极限大大缩小的负折射透镜,科学家将有望窥探活细胞的内部,这对于研究病毒入侵细胞的机制、新药筛选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曾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