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陪伴”移动微学习 幼师成长加油站
核心提示: “共情陪伴”移动微学习 幼师成长加油站
2014年12月15日上午,由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主办的,共情陪伴"手牵手"行动——"满足千万儿童心理需求"公益项目捐赠仪式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隆重召开。黄昌华董事长代表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项目捐赠50万元现金,史洪彬董事长代表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项目捐赠4万套"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课程。
共情陪伴"手牵手"行动公益项目首期计划在全国9个东、中、西部省市招募4万幼儿教师加入"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并通过4万幼儿教师把"共情陪伴"微课程及专家指导服务送达120万儿童家庭,并以东部发达地区"手拉手"帮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式,让父母更了解儿童心理需求,并让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达到让千万儿童受益的目标。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幼教研究员纪艳红代表今年9月份首批参加项目的幼儿教师进行了大会发言,分享了移动微学习带给幼儿教师们的成长与收获。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幼教研究员纪艳红
代表参加"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的教师发言
纪艳红教研员数十年指导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她首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当下幼儿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在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培养中,存在幼儿心理学知识偏重宏观理论的学习,缺少对幼儿心理学常见问题的分析和指导。然而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却总会遇到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种现象一种办法,却又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老师总是繁忙的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当家长提出一些孩子的头疼问题时,老师也常常被问得哑口无言,甚至躲避家长的提问。久而久之,老师在教学中的自信心都越来越不足了。因此,家园共育工作总是不到位,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也常常出现问题,老师不能为家长答疑解惑,家长也无法给予老师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已明确指出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早在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即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今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心理学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前提和大背景下,幼儿教师们基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个人职业成长的需求,很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很想通过学习去补充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以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是,现实中,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异常繁忙的,很难再拿出整块的时间去学习,而且学什么、怎么学、又如何学以致用也是老师们面对的问题。
非常有幸,今年9月份,北京市朝阳区50所幼儿园的600名幼儿教师第一批参加了"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短短的3个月让幼师们获益良多。
首先,创新的模式,为老师解决了没时间,也不知道学什么的问题。"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项目是由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情陪伴"国际合作课题组,经过六年精心打造,耗资三千万,颠覆传统学习模式,创新的利用手机微信平台而开发的移动学习模式。移动微学习打破时空限制,老师每天通过微信,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来自心理学专家针对真实情境儿童心理问题特别订制的专题内容。
其次,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指导性强。"共情陪伴"移动微课堂每天将与儿童心理相关的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合现实情境,转化为主题漫画、风趣幽默的脱口秀音频、生动的微动漫和通俗易懂的微图文,使老师看得生动,学得有趣。同时,通过分析儿童行为的表象、成因,揭示其背后深层的儿童心理需求,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
第三,创建家园共育平台,实现专家实时在线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将课程一键转发到家长群,与家长共享微课程,使家园共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和家长工作遇到的难题随时与专家进行在线交流,寻求帮助。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互动,老师从过去害怕家长提问,不敢参与讨论,逐渐变为与家长融洽沟通,甚至能为家长提供指导。因为移动微学习,老师在工作中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赢得家长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作为微学习的体验者与受益者,幼师们真心的体会到"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真正以最便捷的学习方式、最专业的学习内容、最有趣的学习手段,使幼儿教师得到了最想要的成长收获。"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为幼师成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