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2014"联东U谷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核心提示: 2014"联东U谷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2014年“联东U谷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已于近日落下帷幕。随着复赛的告一段落,本届大赛所设置的5个行业的20强选手已经全部诞生。比赛现场选手们信心满满,慷慨陈词,尽显青春本色;观众们时而沉寂,时而欢呼,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评委们沉着审慎,巧问妙答,倾力传授成功秘笈;整个复赛过程完美阐释了本届大赛的主题“创新、创业、创优、创未来”。

这20强选手分别是:文化创意行业:张跃曦、杨旭、周穗童、王辰晨;互联网行业:孙佳骏、崔昊为、张正一、赵晓朴;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行业:肖曦、邹元霖、米雷、刘钊;现代服务业:张天一、任牧、顾贝贝、张思扬;医疗健康和新材料行业:何也、刘瑞娟、谢李乐、张小青。

为什么会是他们,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年轻人?

青春飞扬,不遑多让

自9月份海选伊始,2014年“联东U谷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就得到了众多创业青年的踊跃参与,80后参赛选手占据了高达80%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参赛者中还有三名90后,赛事的“年轻化”充分体现了创业者的朝气与冲劲。参赛者分别来自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含门头沟)、大兴(含丰台)、昌平(含怀柔、延庆)、顺义(含平谷、密云)、通州和房山等16个区县。经过首轮鏖战,1254名选手中仅有100名顺利进入本轮复赛。与创业多年的成功人士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青春、能量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从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贴近民生,创新为本

整个复赛环节精彩不断,从大数据到节能发电、从创新生态园到智能App、从注重环保的纳米新材料到儿童防霾口罩、再到当下最热的3D打印技术,20强选手的参赛项目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这些项目却拥有一个共同点: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思维来研发、设计贴近民生,改善并提升群众工作与生活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创造出这些项目的参赛者自然也非等闲之辈,有的是毕业于北大、清华的学士、硕士,有的是名校在读博士。

是谁搭建了这样一个助力年轻人创业梦想的平台呢?

据悉,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村工作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主办,是近年来由政府相关部门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青年创业助力活动,大赛旨在帮助京津冀创业青年解决融资困难、资源匮乏、管理不当以及制约发展的各类问题,为京津冀青年创业者指明方向,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困难重重的创业初期。

与此同时,通过共青团北京市委等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与多方奔走,本届大赛也吸引了不少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的目光,纷纷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复赛过程,以期在此寻觅到“潜力股”和生力军,并对他们进行资金和资源方面的大力扶持,以便帮助广大创业青年实现创业梦想。

那么,共青团北京市委等部门发起本届大赛的初衷是什么呢?

贯彻国家号召,带动京津冀经济联动发展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召开了京津冀协调发展座谈会,会议上习总书记要求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要求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

2014年4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京津冀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本次大赛正是响应了习总书记的号召,参赛项目不仅符合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市产业总体布局,而且有利于发挥北京独特的地缘优势,协助京津冀创业青年共同发展。

共青团北京市委等部门又是如何确保这一美好初衷完美呈现呢?

严谨的比赛流程,彰显公正公平公开

通过精心设计,2014年“联东U谷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复赛按照行业划分,一共进行了五场比赛,同时,为了影响到更多的创业生力军-大学生,比赛分别安排在对外经贸大学(11月27日)、清华大学(11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11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12月1日)等重点高校和联东U谷赛区(12月2日)依次进行,从事文化创意、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现代服务、新材料和健康医疗等5大行业领域共计100强选手重返战场,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全力一搏,争夺每场复赛的4强名额,进入4强意味着自己拿到了决赛的入场券,有机会加冕本届大赛争夺金、银、铜奖的桂冠。

复赛的规则是:每个选手的参赛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视频短片展示,为时两分钟,主要将自己的参赛项目以短片的形式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为参赛选手演讲,为时三分钟,通过ppT的协助将参赛项目的战略优势、核心团队、文化理念、预期目标等具体信息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随后由评委进行约两分钟时长的提问,最后在公证处公证人员的见证下,评选出最后的4强名单,并由共青团市委领导颁发晋级证书。

一流的评委阵容,超越传道授业解惑

相较于选手们的朝气蓬勃、敢创敢新,复赛的评委阵容更是超一流的专业“梦之队”,均是共青团北京市委通过多方协调、邀请到的各个行业的翘楚。评委们不仅对100选手在复赛前就进行悉心点拨和指导,更有甚者在复赛当场表示为优胜者进行多方位的投资和支持。感动他们的不仅是参赛者的项目,更是发生在参赛者身上的故事。

参赛选手中一位叫宋子健的逐梦者,谈到最初的创业基金,本来家里给的一百五十万是准备用来结婚的,可是他毅然决然的把这笔钱用来进行智能鞋的研发,“毕竟老人的观点是先成家后立业嘛”,谈到创业的努力和艰辛,小伙子洋溢着微笑,“目前公司已经有了起色,现在就想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而董娅楠带着她的生物质固体能源成套制备系统,在信息与能源环保组复赛现场,作为唯一的女性创业者也备受评委和媒体的关注。夺得文化创意组第一名的“小木匠”张跃曦,她的原创木制家具不仅美观而且注重环保,非常接地气,“当时就是喜欢DIY的木制家具,后来就想让大家都参与进来,非常感谢评委老师们的肯定。”现代服务业组的第一名:张天一,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本可以从事“高大上”的律师工作,却因青春力量的迸发创立了“伏牛堂”,立志要把“伏牛堂”做成中国最大的连锁“米粉帝国”。

这些参赛选手有刚刚毕业就创业的大学生,也有将近四十岁的职场精英。俞敏洪曾说:“有些人二十岁青春就已经枯竭,而有些人八十岁还梦想不老。”这些参赛者无疑是真正的青年创业者,他们不但拥有青春,更拥有追梦的勇气、创新的想法和把想法付诸实施的毅力。

所谓大浪淘沙,20强选手无疑是大浪中的弄潮儿,他们不仅获得了评委的肯定,也赢得了外界的认可,同时由衷希望他们在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只要站在了比赛的赛场上,无论结果与否,他们都是勇士。

复赛已告一段落,追梦之旅已经向彼岸扬起风帆,对于胜出的20强选手来说,即将来临的总决赛才是真正的挑战,由5大行业脱颖而出的20名佼佼者们将于12月24日齐聚北京电视台,在小银幕上向全国青年创业者展现自己的风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青年创业者将在总决赛用自己的实力与创业理念征服评委们的心,最终金奖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