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不再是唯一选择:来高考?还是去留学?
核心提示: 高考已不再是唯一选择:来高考?还是去留学?
随着留学的大众化趋势,高考已不再是学生及其家长的唯一选择。留学,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的选择。那么,高中阶段出国留学是为了逃避高考,还是为了寻找出路?过早开始留学生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吗?在申请留学时,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吗?
是退路还是出路?
对于做出放弃高考直接出国留学的决定,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读书的何鹏程认为:“高考像是一个成人仪式,但是成人仪式有很多。大多数人选择高考作为自己的成人仪式,而我想试试走新的、不同的路。”有这样想法的并非何鹏程一人。如今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读本科的张卓群也是在高中阶段就申请了美国大学。尽管张卓群依旧参加了高考,但是对于她来说,参加高考纯粹是为了体验一把。她把高三阶段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申请出国上。在她看来,出国留学不是为了逃避高考,而是为了体验不同的生活和经历。
相对于孩子的单纯想法,家长的考虑要更多一些。李娟(化名)的孩子正在重庆某重点中学上高一。留学存在风险,留学的孩子中有发展好的,也有发展不好的,她一直为此纠结。今年上半年,李娟最终下定决心在孩子读完高二后就送他出国留学。“一方面确实是担心孩子目前的成绩可能考不上国内太好的大学;另一方面,我觉得国外的教育还是相对好一些,出国留学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比较有利。”
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并非是在仓促之下做出的决定。何鹏程高中就读的宜昌市夷陵中学每年都会组织冬令营,带领学生去海外进行游学,感受国外的风土人情。何鹏程在高一时曾跟随老师去美国进行短暂的游历。“我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不无感慨地回忆说:“当时在路上的陌生美国人都跟我打招呼,他们会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传递给遇见的每一个人。”经历了这次游学,何鹏程萌生了要出国读书的念头。高二时,他一直在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他的父母也向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朋友进行咨询。经过一年的详细考量,何鹏程一家才最终做出决定,让何鹏程去国外读两年高中,然后再申请国外的大学。
早去早受益?
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就申请出国的家长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高考前就申请,做高考和留学两手准备;一类是在高考后才开始申请,一般是由于孩子高考发挥不理想,不能就读理想的国内院校。李娟认为:“更早地接受国外教育,会更早受益。比如在人格塑造方面,可能更为有利。”她还透露,她身边抱有此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而何承鹏对此的态度是:“因为我的目标是去国外读书,所以晚去不如早去。”他表示,两年的美国高中教育,对继续读大学有帮助。“美国大学之前的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到兴趣所在。学校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很多时候只是规定一个大的框架,比如必须修一门关于生物类的学科,至于具体选什么科目则主要看学生自身的意愿。”
与何承鹏同校、也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读书的尤镐鹏,他在初中时就曾提出留学美国的想法,但被父亲否决了。“父亲不希望我通过花钱的方式去接受教育,认为我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去申请。”最终,尤镐鹏在国内读完两年高中后才申请出国留学。如今看来,没有在初中阶段去留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尤镐鹏说:“在国内念过两年高中之后,我的学习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众多学生在身心尚未成熟之时就被家长送出国门。他们面对着文化差异巨大的陌生环境,再加上心理素质不过关、自控能力差,往往容易引发各类问题。对此,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的留学指导老师认为,如果学生不善沟通、独立性较差、依赖父母,那么过早出国可能不利于其身心发展,也起不到提前融入当地环境的作用。建议家长可以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也可以参加一些留学机构的培训指导课程,为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花钱可以开绿灯?
在申请出国留学时,家长往往有这样的误区,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上,留学申请主要还是依靠学生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语言成绩以及课外活动情况,而不会仅仅因为“出钱多”就开设绿色通道。国外高校在招收学生时,通常会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语言成绩、个人成长背景等,部分国家的大学在招生时会参考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总之,都是以学生个人素质为首要标准。如果学生的其它成绩都符合要求,仅语言成绩暂时不合格,通常可以先就读预科,待语言成绩达标后再正式入读。
是否出国留学,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讲究的是学生的适合度。独自奔赴海外求学,需要具备独立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如果孩子尚不具备这种素质,则需要家长有意识地提早引导和培养。此外,海外学校比较认可对某一领域有独特兴趣、并能专注于该领域学习的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只会考试得高分的学生并非外国大学眼中的好学生。所以,若准备出国留学,就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所长所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面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