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问
核心提示: 教育十问
第1页 :
第1页 : 第2页 :
教育十问(之一)
笔者:近日,某明星8岁的女儿在一档热门电视节目中大秀流利英文被网友热议。一些家长为孩子点赞,“小小年纪口语堪比美剧对白,上了国际学校果然不同!”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孩子从小就被西方语言文化影响,对本民族文化的摄取将出现短板。作为涵盖从幼儿部到高中部全学段的国际学校,爱迪是如何在本土与西方教育中找平衡的?
连虓:我觉得无论是“点赞”的还是“堪忧”的人们,将一个孩子在一场节目中的表现上升到担忧“对本民族文化的摄取出现短板”,有些杞人忧天。
我们一直倡导教育的多元化,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在主流教育的体制中,并存着多种教育模式,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不同特质的孩童,而这些孩子的各种潜质和特长能够被主流社会所认同并得到赏识有什么不好。
我在原来的访谈中,曾经极力呼吁民间资本应该大量地投入教育。现在有媒体积极地介入教育事务,大展孩子的技能,应该说对教育改革能够起到一种很好的助力作用,并且接地气的让社会来评判优劣得失,让家长来取舍教育的模式,使孩子的教育权利部分地回归于家长,这又是件好事。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在探讨问题时不要总聚焦在模式上,而是应该更多地看到百花齐放的教育形式会对我们整个教育改革起到的推动作用。不去尝试,总是一潭死水,就永远没有希望。
另一方面,流利的英文只能说孩子掌握了一种交流的工具,而真正体现孩子核心竞争力的还要倚仗其独立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讲,跟摄取本民族文化并不矛盾。英语只不过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孩子多一门语言的技能,更能促使孩子有欲望地探索更广泛的知识,更能够批判性地吸收东西方文明中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糟粕的东西,必须去粗取精,而这个筛箩就是文化的比较优势。
退一步讲,这个女孩儿只是千万同龄人中的一个个例,不能代表整个教育体制的取向。其实,更多的个例出现才是教育体系多元化体系健康的一个表现。一个健康的教育体系是应该在主流教育模式下有多种成分并存并被接受。
教育十问(之二)
笔者:近两年,海归均面临“最大回国潮”遭遇“最难就业季”的窘境。对于海归就业出口不乐观的情况,作为海归入口的输送者,爱迪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规避学子归国后沦为海待的风险的?
连虓:如果我们对即将要出国的家长问一句:“您的孩子出国的目的是什么?读什么专业?去哪个国家?毕业后在哪个地方发展?如何快速就业收回留学投入的成本?您的孩子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去做?” 我想没有几个家长能够回答的上来,甚至有些家长浮躁的不愿意静心地听你说下去。
我想如果爱迪的学生在他们出国前有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就很难在海待群里找到他们的身影。这也是爱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点,即对于国际教育核心内容的真正理解,又不是又挤压出一批国际书呆子。在家长的反馈中,对爱迪最满意的就是爱迪能够给孩子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使留学不再盲目。
现在咨询的家长最关心的是能否让孩子上美国的藤校?好像留学了美国,有了藤校的金字招牌,就是人上人了,就业如探囊取物。我最近做了一个调查,该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中国一次就业率不足28%,还不如普通院校学生。
我觉得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在美国学习任务比较重,几乎全天候应付学习,根本没有机会融入当地社会,因此,除了课业知识,社会实践偏少,思维模式跟国内的学生差别不大,甚至还没有国内优秀的学生接地气。二是,眼高手低,总觉得有学校的金字招牌,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屑于一般工作,不屑跨行业工作。而现在的用人单位很现实,能者上,庸者下,真刀真枪说话。
我同银行的一位老总聊天时,他说,他面试了一位藤校学金融的学生,竟然对于中国的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是什么不知道,周小川是谁也不知道,感到很不落地。挤压的教学变成了积压的海待,这不得不说是盲目从众留学的后遗症。
教育十问(之三)
笔者: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发布日前发布数据显示,过去40年来,商科专业在美国的受追捧程度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几家留学机构发布的2013年统计数据也显示,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普遍青睐商科专业。而在爱迪校庆的随机采访中,选择就读商科的学生并不多。爱迪在指导学生就业规划方面有何独到见解?
连虓:所谓商科,在我们国内指的就是大学里面的经济类课程,包括:金融、营销、市场、精算、银行、商贸、会计等等。必须承认的是从建国到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所以对于市场规律的认知不是很深刻,我国现在转轨市场经济的步伐在加快,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实现,比如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如何科学的使用,都需要专业的经济人才来管理。这就给很多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学习和就业的空间。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众多的经济组织中逐渐起到了主导作用,西方还能否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跨国人才?我们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预判,人才的积压不仅仅像货物的积压那样清理甩货就可以了,这可能对整整一代人产生影响。因此,爱迪在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类人才的同时,还非常注重理科学生的培养。
事实上,中国学生在数理化理科学业方面的优势,在西方大学中有比较大的竞争优势,我预测,中国本土未来的诺贝尔奖将在理科领域产生。
中国的经济现在处于转型期,这就需要创新型的科技人才,新科技诞生的同时还将会繁衍出很多新兴的行业,随之还会产生巨大的人才缺口,这样就给理科生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巨大的就业和发展空间。爱迪学校就在引领学生不仅学习到课堂的知识,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有所用,建功立业,这一直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工作。
教育十问(之四)
笔者:如今的国际学校都在标榜培养国际化人才,你认为,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关键词是什么?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爱迪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中,有哪些独到的育人之术?
连虓: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然而,外部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大多数的老师并没有看见过。很多短期在国外逗留过的人,看见了西方物质相对发达生活比较富裕的一面,只看到了文明的一面,而并未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体制中的痼疾。更有很多人对比中国今天出现的问题,来误认为国际化的人才就是美国或西方式的教育和政治法律体系下培养的人才。
其实很多有志之士一直在推崇一种精神,那就是共同建设一个地球,一个人类的思想,在推崇共享的价值观。民族、信仰、国别都可以不同,但要共同承担起保护地球、建设繁荣的物质和文明的社会、优质的人类。我觉得这种思想应该是国际化人才的关键词。这样就会在尊重各个民族、信仰的基础上,同时把各个国家体制中优秀的那部分集中起来,就会克服自我体制中的痼疾,就会使全人类团结起来去共同对付诸如能源枯竭、疾病肆虐、粮食短缺和天外威胁等种种危机。
当然,这条路会很漫长,我觉得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的不同给人类造成的危机远比自然界带来的危险要大。特别是近些年,世界的局部地区不断出现动荡,说明我们今天共同的价值观正在模糊,主流的文化正在接受着挑战。因此,我们真正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不仅是能够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而需要的跨国人才,更是要对人类共同发展具有责任感的有志之士。
教育十问(之五)
笔者: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只要能上网,老师知道的学生几乎都知道。学生、老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拥有同样的信息量,使学校的“传道”难度将空前增大。在知识全球化的当下,爱迪如何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连虓:首先我们要了解“传道”即教育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借助网络,信息的传播可以达到非常快的速度,另外它的容量是巨大的,通过网络,学生和老师可以同样获得充分的信息量和知识。现在最根本地不是对教师“传道”本身做出了否定,而是对老师的“传道”方式提出了变革性的挑战。比如,在以前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一种被动的说和听的关系,而现在的课堂上,探讨、交流式授课的比例将增大,而这种交流是需要技巧的。今后老师的优势也将体现在这些方面,对于学习方法的介绍、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学习氛围的建立等等方面。
爱迪的教师团队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刚从青春期过来,所以特别能够理解像爱迪那些见多识广且非常有个性、有思想的学生。年轻老师的优势是有活力,跟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求知欲强,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专业知识,而且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百家杂学、时尚前卫的知识都能够知道一二。一位同学如果问老师几个杂学问题,老师三次答不上来的话,基本上这个老师就会被学生out,当然,学校也给了老师宽松的成长空间,在这方面是公立学校的老师难以比拟的。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