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民汉:研究表明中国海未受福岛核事故影响
核心提示: 戴民汉:研究表明中国海未受福岛核事故影响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王艺锭)6月11日晚,在厦门大学举行的一个国际海洋论坛上,来自美、法、中三国的四位著名海洋科学家共同探讨了海洋环境中的核辐射问题。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戴民汉研究得出,中国海的放射性物质处于较低水平,没有证据表明受到福岛核事故或中国沿岸核电厂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手机辐射、微波炉辐射究竟什么是辐射?什么是放射性?二者又有什么样的关联?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特聘教授Claudia Benitez-Nelson博士以其幽默风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公众介绍和区别辐射与放射性这两个概念。“核辐射其实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一人一年接触的核辐射剂量为3到6mSv,但都在安全范围内。”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中国尤其是沿海的民众曾一度存在焦虑和恐慌的情绪。围绕民众最为关切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如何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近海的海产品还能放心食用吗?”、“万一受到影响民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解决?”等问题,来自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Ken Buesseler博士用大量翔实的科学数据为公众呈现福岛放射性物质的传播路径和途径。他提出,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来自于爆炸后的大气沉降、反应堆降温直接排放的废水以及河流和地下水输入,“至今虽然仍然有放射性物质输入,但浓度在逐渐减少,科学家仍然在密切关注福岛,并进行长期监测”。
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戴民汉以福岛事件后公众对碘盐的认识误区为例,科学评估了福岛核事故对中国邻近海域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海洋和大气数据证明,中国海的放射性物质处于较低水平,没有证据表明受到福岛核事故或中国沿岸核电厂的影响。
许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