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塞罕坝 百万亩森林已成为旅游新热点
核心提示: 无限风光塞罕坝 百万亩森林已成为旅游新热点
2010年,这里接待游客38.5万人次,2013年,接待游客43.9万人次,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5.9万人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和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洞天福地”。
烈日炎炎似火烧。近日,高温预警在我国多地接连发布,大家纷纷留言,“要烤熟了,赶快找个凉快的地方躲起来!”
大森林就是“凉快的地方”。它远离尘嚣,空气清新自然,温度凉爽舒适,让身在酷热中的人们心生向往。走,上大森林乘凉去!
森林夏游被追捧
林海茫茫,郁郁葱葱,在盛夏时节,让人更感心旷神怡。驾驶私家车带着妻子、女儿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刘志华刚推开车门,一股清风就迎面扑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忍不住大喊:“真爽啊!”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属浑善达克沙地南缘。50多年前,国家在此设立机械林场,人工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塞罕坝沙地,已成为百万亩林海和森林旅游新热点。目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开发塞罕塔、七星湖、泰丰湖、木兰秋狝文化园、滦河源头、金莲映日观赏园等15个景点。暑期是塞罕坝旅游旺季,每天景区游客有两三万人。
“去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2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9500亿元,暑期森林旅游贡献最大。”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超对记者说。像塞罕坝这样的森林旅游景区,全国目前已有9000处,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超过我国国土面积的15%。“十二五”期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年增长率超过15.5%。今年上半年,全国森林旅游人数已达7亿人次。
为何人们那么青睐森林旅游呢?
“大森林里空气好!”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志华不假思索地说。
为了解公众森林旅游需求,前不久,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受访者近6000人,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偏好森林旅游的原因,首先是怡情,其次是美景。76.19%的受访者表示,大森林是森林旅游中最具魅力的风景元素之一。92.82%的受访者表示,森林区域最有吸引力的元素之一是“清新的空气”。此外,选“自然的宁静”“迷人的风光”的受访者也很多。
在塞罕坝白桦坪“森林浴场”“负离子池”等景点,林间随处可见休憩的游客。67岁的天津游客王礼成说,这里空气好,能洗肺,明年还要来。
显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森林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的内生动力。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韩国全国有休养林160余处、休养绿地200多处。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森林公园在开展一般性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各有侧重的森林养生服务;结合中老年人的多样化养生需求,构建集吃、住、行、游、娱和文化、体育、保健、医疗等于一体的森林养生体系,使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养生天堂。2016年7月,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第一批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涉及吉林红叶岭等9个森林景区。
凉爽林区受青睐
森林旅游全面兴起,那什么地方的森林景区在暑期最受人们青睐呢?毫无疑问,气温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的森林景区最受欢迎。
塞罕坝就是这样的森林景区。王礼成退休后,每年夏天都去南方森林景区旅游避暑,去年经朋友介绍第一次来塞罕坝。今年一入夏,他就催促儿子开车又来到这里。“这儿林子面积大,比别的地方都凉快,从山脚爬上来都不出汗,夏天晚上还得盖被子,真是个好地方!”
塞罕坝夏季气温比北京、天津等周边城市要低得多,非常凉爽。气象局数据显示,这里多年来6月、7月、8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只有14.8℃,最高气温一般也不超过25℃。区域小气候被规模高达112万亩的人工林完全改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巨型氧吧,是避暑度假的理想目的地。自1993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挂牌以来,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量稳步攀升。2010年来客38.5万人次,2013年43.9万人次,2016年55.9万人次。80%以上的游客都是在暑期来这里消暑度假。目前,全国21个省份和海外10多个国家的游客,已成为塞罕坝暑期森林旅游的回头客。塞罕坝优越的避暑气候越来越为人熟知。
东北、西北、西南一些林区,因为纬度或海拔较高,夏季凉爽,是暑期森林旅游的新热点。东北有5个重点国有林区,分别是内蒙古、吉林、龙江、长白山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过去重点国有林区以生产木材为主要任务,全面停伐后,几个重点国有林区都把发展森林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这些重点国有林区已建设数量众多的森林旅游地,仅国家森林公园就达到43处,各类森林公园面积占全国森林公园面积的12%。重点国有林区拥有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以及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发展暑期森林旅游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比如龙江森工,有林地863.5万公顷,在这片广袤的林海里,可提供暑期旅游服务的有2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7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湿地保护区公园。这些林区发展暑期旅游潜力极大。
开发保护须兼得
虽然我国森林旅游年产值即将突破万亿元,成为林业第3大支柱产业,但杨超坦言,全国森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小面热、大面凉”的局面依然存在。不到5%的森林旅游地支撑了全国森林旅游的一半。一小部分森林旅游地经常为节假日的人满为患发愁,而大部分森林旅游地仍然乏人问津。
一些森林景区乏人问津的原因,除了开发晚、知名度低外,主要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即便是塞罕坝这种旅游发展比较好的森林景区,也面临配套设施薄弱的问题。塞罕坝园区规模大,却只有柏油路105.2公里、水泥路80.3公里。像塞罕敖包等较为偏远的景点仍是砂石路,路况差,通行不便。即便通公路了,多数地段还是单行线路,需要走回头路。一些知名景点因为路况差,游客只得取消游览安排。
制约森林旅游发展的还有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塞罕坝林区与沙漠仅一河之隔,部分地段表层土壤厚度不足3厘米,生态非常脆弱,易受人为破坏。塞罕坝白桦坪是一片天然白桦林,个别游客出于好奇,随手将光洁如纸的桦树皮整圈地撕下来。桦树依赖表皮输送养分,被撕皮后,只能慢慢死去。
上述问题在全国众多森林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先天不足需要加大投入;而解决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则要科学测算环境容量和加强游客教育,将游客数量和活动严格控制在生态旅游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经估算,日环境容量为13.6万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196.6万人次;日游客容量为5.77万人次,年游客容量为507.4万人次。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表示,计划在2030年以前,将年游客量控制在120万人次以内,尽量实现适度发展、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杨超表示,在森林旅游领域,生态优先的原则绝不能动摇。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对全国森林景区而言,是一门大学问。对于自然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大、森林资源培育难度大的林区,开发一定要慎之又慎。(黄俊毅)
[责任编辑: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