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督战结构性改革 观中国经济需用“望远镜”
核心提示: 习近平督战结构性改革 观中国经济需用“望远镜”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周锐)时至2016年年中,中国经济又一份“半年报”即将出炉。
面对随处可见的数据分化,外界若只将目光锁定经济增速的短期变化,将很难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而只有拿起“望远镜”聚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趋势,才有机会了解中国经济的新内涵。
研判中国经济方式的改变,源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新特点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的新思路。
在经济增速向下换挡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在去年11月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表示,“我们可以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短期内完全能够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我们有这个能力。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高消耗、高投入的模式对中国而言难以持续,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因此,习近平强调,坚持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
增速短期变化之所以被淡化,并不意味中国官方决定任由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相反,结构改革之所以成为当前政策核心,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决策者对中国经济能够在压力下“行稳”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体现在习近平四个“没有变”的判断之中: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有潜力、有韧性的基本面的存在,意味着中国经济虽然向上有阻力,但向下也没有太多下跌的空间。
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看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经济指标的波动和统计基数有关。
他介绍说,由于2015年元宵节在三月,这导致今年三月工作日比去年多一天,因此数据就相对偏高;而今年五一“小长假”是从4月30日开始,导致今年四月工作日比去年少一天,数据相对偏低,这样一高一低的变化让两个月的数据拉开差距。
经济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的“拉锯战”的一个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大量存在的数据分化:一二线城市房价连续大涨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举步维艰;失业压力在产能过剩行业显现,但滴滴出行这样一个新的共享平台就带来了1300万个就业岗位。
分化还体现在中国经济短期和长期两个不同视角下所呈现的图景。习近平曾直言,一时一事上中国经济发展会有波动,但长远看浩荡东风。
除了基本面的支撑,习近平对于中国经济远景的信心还源于不断取得进展的结构调整所滋生的新动力。
4月份,中国服务业的增速比工业快了2.3个百分点,消费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当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达9.7%,1至4月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1%,这意味着高新技术产值正在加快增长。
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也取得成效。1至4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下降2.3%,原煤下降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杠杆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也出现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一些困难和阻力也在逐渐显现。目前,职工收入下降甚至于失业压力已经在产能过剩行业显现。一些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出现进展缓慢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近期密集督战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如果在政策上左顾右盼,在工作上浅尝辄止,就会贻误时机。只有横下一条心,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产业结构层次才能出现一个大的跃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才能出现一个大的跃升。
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将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看点,而结构变化也将是越过迷雾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完)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