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户外工作者不把雾霾当回事 专家:需认清危害
核心提示: 一些户外工作者不把雾霾当回事 专家:需认清危害
天津1月7日电题:请保护你:在雾霾中坚守工作的劳动者
记者张华迎、魏婧宇
“不戴口罩在外面工作多伤害健康!”“为什么没有统一的防护措施?”“可以像发高温补贴一样发雾霾补贴吗?”……每到雾霾天,面对在户外坚守的工作者,普通民众在致敬的同时,总免不了一丝担忧。
缺少保护的“霾中劳动者”
连日来,重污染天气持续笼罩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上空,但快递员、环卫工人、送餐员、交警等户外劳动者仍坚守在雾霾中工作。记者在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多地采访发现,在雾霾天户外工作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快递员、园林工人、停车场收费员、保安都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的甚至都没有佩戴口罩。
5日下午,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快递员小周站在路口等着顾客来取件,当时的北京还处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中,但小周并没有戴口罩,和小周站在一起的另外2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也没有戴口罩。
“公司没有发口罩,我们自己也没准备。”小周告诉记者,元旦过后,他每天在户外派件时间超过9个小时,骑着四面透风的电三轮又不戴口罩,一天下来总感觉“嗓子干干的,鼻子也难受”。
记者注意到,对于在雾霾中工作的劳动者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目前各地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定。比如《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要求启动红色预警应急措施时,“室外执勤、作业等人员可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而《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则无此规定。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当前,对于如何在雾霾天加强户外劳动者的防护尚存在盲区,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仍主要依靠行业或单位自觉,有相当一部分在户外工作的劳动者还未得到有效的保护。“维护雾霾天户外劳动者权益的关键,在于要形成制度化的举措。”他说。
“不把雾霾当回事”造成防护盲区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户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未清楚地认识到雾霾对身体的危害,也没有防护的自觉。
天津市一位送餐员刘师傅告诉记者:“每到雾霾天,订单量骤增,是最忙的时候。但我不太喜欢在雾霾天戴口罩,戴上口罩和顾客交流起来声音闷闷的,太麻烦。”北京市西便门绿化队的环卫工人骆刘说:“我不习惯戴口罩,单位也没有要求。冬天干活的时候戴口罩不方便,一呵气眉毛都结冰了。”
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武俊平表示,许多户外劳动者因为不方便、不习惯而忽略雾霾防护,然而看上去“很碍事”的口罩,却是保护身体免受雾霾侵害的关键。
“雾霾天在室外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呼吸道,口罩防护十分必要。”武俊平说,重度雾霾来袭的这一周,医院门诊接收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多了三分之一,多是由雾霾引起的哮喘、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患者。
同时,不把雾霾当回事的,不只有户外劳动者,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因为雾霾不似高温、极寒环境会对劳动者造成立即伤害,有些用人单位在防护上会出现“滞后性”。
快递员杨师傅告诉记者:“在夏季高温的时候,一般尽量避免中午最热的时候出去派件,公司也会提前准备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给我们解暑。但是雾霾天,我们还得正常出去,公司一般只会在雾霾很严重的时候才给我们配口罩。”
认清危害是第一层“雾霾防护罩”
张宝义表示,作为近几年高发的污染现象,社会各界对雾霾危害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充分,一些防护措施和民众的防护意识尚有待加强。只有尽快认清雾霾的危害,才能科学地为户外劳动者打造出“雾霾防护罩”。
张宝义呼吁,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给予户外劳动者足够的关爱,比如发放雾霾补贴、劳防用品或者调整工作时间,让户外劳动者尽量避免受到雾霾侵害。
武俊平说,避免雾霾伤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于环卫工人、快递员、建筑工人、送餐员等长期暴露在雾霾中的工作群体,建议尽量避开雾霾严重的时间段作业,若条件不允许,最好统一配发口罩等防护装备,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对那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建议佩戴6至8层的纱布口罩;劳动强度一般的要佩戴类似N95这样的专业防霾口罩。”武俊平提醒说,防霾口罩的透气性较纱布口罩差,劳动强度大的劳动者如若长期佩戴,反而会引起缺氧等不适症状。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曾呼吁,尽快出台雾霾天气下户外工作标准,针对一定指数的空气质量向户外劳动者发放劳防津贴。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盛认为,目前PM2.5尚未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快研究将PM2.5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可行性,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规定,切实为户外劳动者的健康造福。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