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44套房拿80万补贴,我们的住房如何只住不炒?
核心提示: 买44套房拿80万补贴,我们的住房如何只住不炒?
解说:
买了44套房,拿到政府80万元补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怪政策?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不是一个提法,而是中国房地产应该有的定位。
字幕提示:
2016年12月21日新闻。
新闻播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明显降温。
解说:
中央会议,已经四提"资产泡沫"。
字幕提示:
2016年12月17日新闻。
新闻播报:
抑制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我们的住房,如何只“住”不“炒”?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昨天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来出台的年度汉字还有年度的词语,终于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个年度汉字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年度汉字是规矩的“规”,它既包括老规矩,我们要延续,同时又包括新规矩,这要与时俱进。我相信在度过2016年的时候,大家对各种规矩,既有老规矩又有新规矩,然后去规范很多的事情,一定印象非常深。那么这个年度的词语是什么呢?是“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可能只来自于一个开始像顺嘴一说,你比如说先挣一个亿等等,慢慢慢慢小目标就被大家给玩大了,玩成了一个大的年度词语。好了,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个主题,也可以用这个关键字和这个关键词来很好的界定一下。我们关注的这个主题,就是我们的房子。为什么呢?因为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针对房子还出台了一个带有政策性的,但是非常像家常话的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不是规矩的规?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先定个小目标?先保证它住而不保证它炒呢?其实很多的新闻都在给我们提出这样的一种问号,我们能做到吗?
解说:
厉害了!一合肥人六安购44套房,我的天!还拿了80万元购房补贴,这是安徽《江淮晨报》12月21日的一则标题,看完新闻的读者也惊呼,44套,厉害了!
字幕提示:
2016年12月21日。
新闻播报:
近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政府网站发布的一条公示信息引发热议。公示显示,一名合肥人在六安市裕安区同一个小区购买了44套房子。按照当地的补贴政策,该房主共获得了约80万元补贴。
解说:
目前,上述公示,已经被六安市裕安区政府网站删除,但在六安当地媒体,仍能看到未被删除的公示,其中,一个叫柏某某的名字频繁出现。
据裕安区相关部门通报,购房人柏某某,是安徽肥西人,2016年3月上、中旬,他在同济万象城小区,通过开发商抵债方式,累计购买商品房多达44套。
当地记者联系到六安市裕安区房地产管理局,一工作人员称,该房主票据手续齐全,并未违规。
工作人员(《江淮晨报》提供)
当初制定政策时没考虑太细,没有料到有人会买这么多套房子。
解说:
购买44套房,80万的政府补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根据当地政府网站信息,为贯彻落实"去库存"政策,六安市裕安区政府,在去年11月,出台相关购房补贴政策。
今年3月,实施购房补贴后,当地城南镇片区,销售住房约4800套,面积近50万平方米,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
2016年12月21日新闻播报:
南方网的文章就说,一个人一下买了这么多套房子,那肯定不是为了自身需求,政府给予补贴,岂不是变成对了个人囤房的一种变相鼓励吗?
新闻播报:
这六安的购房补贴政策,去库存是假,这鼓励炒房是真。
新闻播报:
今天出版的新京报就说,公共财政的钱,来自民众,也要失之于民众,不能因为种种疏忽而变成了富人的福利。
解说:
昨天,冬至,是黑夜最长的一个节气。而热得发烫的楼市,似乎也吹进一股"寒流"。昨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抑制房地产泡沫"。
眼看到年底了,哪个词儿特别火?恐怕当属"泡沫"了。
今年下半年,中央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已经三次提到 "泡沫"。
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10月28日,三季度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防控资产泡沫"。
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 朱道林:
可能从今后长期发展角度来说,我们怎样从政策、制度这些体系上,去抑制房地产的这种投资功能,来让房地产本身的满足普通民众的居住消费功能充分得到发挥,我觉得可能这些方面的政策出台,应该是更重要的。
解说:
也是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也立刻成了网络金句。而本次会议,特别在这句话前加上"定位"两个字,可见分量之重。
2016年12月21日新闻播报:
前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明显降温。暂时的降温,会不会意味着更强力的反弹呢?
解说:
中国的房地产究竟有多热?老百姓似乎是看不懂了,但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11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已经达102503亿元,这个数字,已高过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去年的GDp。换句话说,不用等到12月,中国楼市的年销售额,已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白岩松:
这买44套房子还能得到80万的补贴,消息一出来当然大家就会立即感到震惊。其实你单纯如果去看补贴的话,44套房子,80万,平均到每套房子里头不到2万,还算不上太多,但是这个跟这个平均下来多少是没关系的。你44套房子,已经极招人烦了,因为这是明显的这种炒房、囤积等等,我一套还没有呢,比如说有人立即就会急了。可是另一方面,80万加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数字也足够大,所以引发大家的这种愤怒、关注,然后惊讶,然后觉得要查一查,这是非常正常的。其实到现在为止,这80万的补贴并没有去发,而且调查还在进行当中,我相信会给大家一个结果。
但是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头,2016年其实中央的这种工作会议针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然后防范等等,一道金牌紧一道金牌。我们来看,仅仅下半年,7月26日的时候,政治局会议要抑制资产泡沫,10月28日的时候,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12月16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12月21日,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抑制房地产泡沫越来越明晰。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如何去解读和如何去做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主任倪鹏飞,倪主任您好。
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您好岩松。
白岩松:
首先其实炒房,得先界定一个什么叫炒。买个一两套,然后等这个房价涨上来之后把它卖了,还是一下子买很多房子在那囤着,还有或者是我没有这种刚性的需求,但是我再买几套房子在那放着,但是也有可能放了好几年,怎么界定它,似乎显得有些混乱。
倪鹏飞:
我觉得简单的说就是他试图通过频繁的住房买卖获取差价,赚取利益,这个就可以定义为他是炒房。那么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层面。第一个就是他的用途和目的,他是不是住,还是单纯的为了赚钱。第二个,他的时间,他持有的时间是长还是短,一般短的那肯定是炒。还有一个就是,他用的资金,是不是他自己的,他的杠杆率有多少。再一个就是他的数量,他有几套,像刚才有40套,那显然不是为了自己住了。
白岩松:
因为狡兔也才三窟。那接下来比如说到房地产泡沫等等,这个炒房是不是扮演着最重要的泡沫的推手作用?如果要是刚性需求的话,不至于谈到泡沫问题。
倪鹏飞:
我觉得房地产泡沫中,有几种原因,炒房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么炒房它实际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它放大了需求,在短期内,供给它是有限的,因此造成了供给和需求的极大的矛盾,这样就会导致价格,市场的价格机制,导致价格迅速的上涨,远远超过它真实的价格的水平,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泡沫。所谓泡沫,其实就是价格超出价值的水平高低了,越高实际上是说它的泡沫越多。
白岩松:
你看,倪主任,就是炒房的人群构成其实非常复杂,既有个体炒,这个其实我们知道身边有人,比如说他可能买不了44套,但是他可能多买几套,或者也希望一涨价之后频繁的来进行倒手。但是你会发现也有企业在炒,甚至有上市公司,甚至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玩笑话,不是玩笑了,是事实了,自己的主营项目亏损,但是几年前买的这种学区房卖了之后,把这个报表弄得很好看。还有的就是资本在进行这种炒作,或者说有的是我的主业在做这件事,但我另外专门拿出资本来炒,您觉得主要构成炒房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究竟是哪部分?
倪鹏飞:
刚才你说的我觉得可以给它分成四类,一个是个人,第二个是合伙,就是几个人,像深圳此前出现的众筹,包括温州购房团等等,这是合伙。还有一个就是机构,就是成立专门的公司,专门就做这个炒房的业务,再一个就是刚才你也提到的,一些企业,实业做的不行,或者是不行了,他把三四线的企业卖了,然后到一二线去买房去,专门去炒房了。当然今年也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也在做这个炒房的业务了。我觉得比较,其实这几个其实危害都挺大的,那么对它,对企业来说,对它的实体企业的发展可能是一个产生的挤出效应。那么机构来说,它实际上扰乱了整个楼市,甚至扰乱了整个金融的市场。那么炒房团或者是合伙人,他的钱都是通过杠杆率借来的,一方面他自己如果是泡沫破灭了,他会有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连带的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基于个人来说,你炒房也是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的,房地产它作为不动产,风险不比股市差到哪里去。那么如果出现被套了,泡沫破灭了,对他的家庭都会产生很深远的负面的影响。
白岩松:
其实年几年的时候就有人讲过这样真实的故事,夫妻两个人,其实妻子没有,不用工作,但是拿了一些闲钱去炒房地产,一年挣了一千多万,在上海。但是老公辛辛苦苦,在沿海的家乡里头办实体经济,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折腾得人都瘦了,最后的利润其实不到一百万块钱。一下子让大家觉得,这实体经济跟夫人在炒房居然差距会这么大。当然这是一个曾经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接下来第四个问题,李主任。
倪鹏飞:
你这个家庭的输赢,其实是反映我们国家这样的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制造业的努力,还没有一两年,甚至不到两年,甚至是几个月炒房获得的利益多。
白岩松:
好,你看,倪主任,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住房,这是不是我们一道金牌紧赐一道金牌的原因主要就在于说,这种信贷,这种炒房,其实威胁的是银行,威胁的是金融安全?
倪鹏飞:
我想它很重要的一点,炒房它需要动力,需要土壤,需要条件。动力刚才说了,就是它有房价上涨活力的动机。条件就是有资金、有杠杆。那么遏制这个房地产的投机,遏制炒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掐住这个资金,掐住杠杆这个核心的环节。掐住了这个,它炒房兴风作浪就难以实现了,所以这是炒房的命脉所在。
白岩松:
没错,尤其它涉及到一种双重的风险,如果要是说楼市的泡沫破裂,那你借的是银行的钱,银行又涉及到整个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问题。好,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关注这个问题,如何做到房子住而不是用来炒的。
幕提示:
2016年12月20日。
高房价推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房地产业的轻松获利一定程度打击了创业与创新活动。
解说:
三天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7年《经济蓝皮书》,其中,对过去一年的房地产市场,做出了详细的评价。2016年,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局部过热,一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暴涨现象。对此,社科院的这份《经济蓝皮书》,给出了要尽快实施房地产税和遗产税的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统分析研究室主任 娄峰:
我们经过广泛的社会调研,结合今年1到11月份的信贷结构数据,目前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挤压,从相对占比侵蚀转入到了(绝对额)吞噬的一个新阶段,这将会削弱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个全球竞争力,降低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从而缩短我国的经济增长期的一个增长周期。第二房地产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了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过高的房价使购房不得不进行为期4到30年的一个中长期贷款,这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解说:
此外,《经济蓝皮书》还指出,随着房价的上涨,社会财富,会快速聚集到少数富人手中,使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房地产税实施的脚步应该加快,而对于怎么推行,相关调研人员认为,应该采用累进制的征收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统分析研究室主任 娄峰:
我们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方面房地产税对首套房,人均面积40(平米)以下的可以不征税,但是超过一定比例,就是要累进制的征收。第二个要实施房产税和其他税种,要结合这种复合政策,在实施房产税的同时,也要降低企业的所得税,通过税制结构调整的方式来进行,可以避免企业、居民对征收房产税的抵触心理。
解说:
蓝皮书认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过热,除了房产税要加快实施,遗产税的实施,也同样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统分析研究室主任 娄峰:
主要是从房地产漏洞作为出发点,有些人尤其是有多房的家庭,他通过遗产的方式,把这个财产转移给子女或者是转移给亲戚这种行为,可以通过遗产税的时候也可以防治或者抑制这种行为。
解说:
事实上,对于房产税,早在五年前,一些地方就开始了试点。2011年1月28号,上海、重庆率先实施房产税,尽管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房价效果,但是质疑的声音也不断响起,尤其是在试点实施过百日之后,两地房价,都出现了不降反升的行情。
字幕提示:
2011年5月11日新闻。
新闻播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份,重庆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环比上涨,一季度上海成品房销售成交,均价也上涨了12%,因此也有人认为,房产税征收的效用不明显。
解说:
此后,上海和重庆开始积累一些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房产税的名声也开始扩大。然而,
由于实际征收范围很小,能够征到税的住房数量并不多,涉税住房在两地房地产总量中占比均不大。
字幕提示:
2013年11月6日新闻。
记者:
重庆实行房产税已经两年多了。
重庆市民:
是么?我第一次听说。
重庆市民:
房产税,不是很清楚。
解说:
在记者的此次实地调查中发现,许多低端别墅都在房产税征收范围以外,更别说大量普通住房了,征收房产税,对绝大多数购房者,并没有影响。
字幕提示:
2013年11月6日新闻。
重庆市民:
对我们来说,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记者:
如果有这个房产税,会影响您的购房决定吗?
购买者:
这个不会,因为我还买不起价格这么高的。
解说: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一个售楼处,记者也碰到了几十位客户在集中签约,却连一个需要缴房产税的购房者都没找到。
上海某楼盘销售主管 夏振霏:
也不是太多,确实也不是太多。
解说:
到了今年,房地产税试点已经五年,仍然没有在全国推开的消息,舆论也因此提出疑问。就在今年7月23号,在一次会议上,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表示说,他遗憾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还没推出来,原因是信息收集能力弱,而且涉及利益调整而受到阻碍。但他同时表示,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白岩松:
好,接下来继续连线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主任倪鹏飞。倪主任,其实我发现地方的很多政府它在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心态是非常矛盾的,甚至是犹豫的,并不明确。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他就总想对房地产市场松一松放一放,把挤压的房子卖卖,把土地的财政再往前拱拱。但是房子一开始放,房价一开始上升又得讲政治,马上要进行这种调控等等,因此总是这样打摆子,有点抽风的意思,您觉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包括中央的很多的会议,一道金牌紧赐一道金牌,是否意味着要终止这种“抽风性”的这种政策,要用长效的机制来去面对它?
倪鹏飞:
当然,就是过去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一些制度的安排还不太合理,所以就形成了这样房地产波动的发展,这样的一个机制,时而过热、时而下降的这样一种机制。因此,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也决心要实时建立促进房地产文件发展的长效机制。
白岩松:
没错,其实就是现在不管是炒房者还是购房者本身,也很难拥有一个长远的预期,70年后的政策到底是怎么样,然后房地产税出不出台等等等等。2011年,您看重庆上海等地就开始试点房地产税了,为什么到现在迟迟推不出,障碍在哪,您觉得离推出近了吗?
倪鹏飞:
我认为离推出近了,房地产所以没推出,有条件和实际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我们决心的问题。那么从条件上,我们觉得比如说征税的体制还没有改过来,再一个就是信息的收集还不完备,还有一个,法律还没推出,税收法定。还有一个,实际上其实从我们研究来看,我们错过了征收房地产税的最佳时机。最佳时机应该是房价上涨的时候,普遍上涨的时候,那时候推出是非常好的。现在虽然一二线城市在上涨,三四线城市总体上是平稳甚至下降的,所以从实际上来说,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但是,更重要的是说,我们的决心,从总体上来看,我们推出房产税是势在必行,早推出会早主动。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是说,先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城市,先开始征收,然后再择机在全国全面推开。
评论员 白岩松:
它的这种振荡等等相应就小。好,非常感谢倪主任带给我们这样的一个解析。
的确,我们曾经有过很多的事情陷入到一种怪圈,就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那么面对房地产这种长远的发展,我们如何做到不再出现这种一管就跌,而一放就涨呢?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