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西困,药企无为,中国式创新有多难?
核心提示: 东成西困,药企无为,中国式创新有多难?
有一个数据可能会让你惊讶,在全球,有76%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发生在中国。
这个数据来源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题为《创新和效率激发经济新动能》的演讲。
然而,熟悉“中国式表述”的我们都知道,这个对创新褒奖后面的“但是”更为重要。
侯云春对此表示,一方面这是个好事情,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创新,而且是很重要的创新。比起技术创新来讲,它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更高。
但是也有另一个问题,技术创新的难度更大,需要投入的精力、资金、智力更多,它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
对此,侯云春特别警示,“我们过分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是对技术方面的创新关注不够,下工夫不够,也有可能在下一轮发展当中和技术优秀的国家拉开差距。所以我认为我们在重视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技术方面的创新。”
根据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报告显示,目前除了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的博弈之外,中国式创新在地域、行业等方面也都显现出不均衡的态势。
东成西困:中国式创新,倾斜的地图
根据《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创新百强来自于全国15个省市(以企业总部所在地计)。
数据来源于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报告
北京扮演了中国大陆创新活动领跑者的角色,共有43家企业入选中国创新百强,为全国之最。
广东有21家企业上榜,名列第二;而上海、山东的上榜企业分别为8家和6家,同属第 三梯队;其余11个省市包括江苏、浙江、湖北、 湖南、安徽、河南、辽宁、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北,上榜企业均不足5家。还有16个省市缺席本榜单。
纵观这份榜单,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创新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尤以华北、华东、中南三大区域最为集中。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创新企业数量呈递减趋势,这也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较为吻合。
究其原因,创新的必要要素包括资金、人才、信息等,其丰富程度都与地域的经济发达程度紧密相关,因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一般也较强。
在创新领域,BAT依然是垄断者
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将是决定市场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而多数企业专利保护仍仅聚焦国内市场,未重视专利技术的海外布局,但互联网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专利申请中,内外兼顾,全球化指标中名列前茅。
在互联网的持续创新竞赛中,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互有输赢。
着眼未来,企业创新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而重视研发与创新、掌握突破性创新技术、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其发明成果、在国内国际市场做好专利布局的公司,将会在商业世界中领先一步,更将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药企无为
数据来源于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到,大陆创新百强来自23个不同行业,有传统的金属原材料与电力行业,也有新兴的电信服务和媒体与互联网等行业。其中汽车行业上榜企业最多,共10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和无人驾驶及人车交互等新技术领域表现抢眼。紧随其后的是家用电器行业和电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分别有8家企业上榜。而药企却无一入榜,那国内制药到底差在哪里?
1、中小药企依赖仿制生存,自主创新能力弱
2、市场销售不佳、过度扩张投资等导致资金匮乏,而银行贷款门槛越来越高,药企融资难
3、中高级经营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创新型人才紧缺,企业“人才真空”
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