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民办职教陷多重生存困境:招生抢一名学生花2000元

核心提示: 民办职教陷多重生存困境:招生抢一名学生花2000元

内缺生源,外遭歧视——民办职教陷多重生存困境

近年来,我国民办职业学校屡被曝出办学不规范的新闻;另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先天不足的民办职业教育遭遇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玻璃门”、“旋转门”。当前,我国民办职教已步入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亟待政府“扶上马,送一程”。

买一名学生花2000元

近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等民办职业学校被曝出以毕业证相要挟,强迫学生前往指定工厂顶岗实习的事件。一些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反映:“每天要在车间工作10多个小时,学校把我们倒卖给了中介。”

强迫实习、盘剥学生,是民办职业学校办学不规范的冰山一角。我国民办职教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办学门槛低,学校类型多样,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少数民办职校依靠多年发展积累,形成品牌效应;一些低质办学机构依靠买卖生源生存,无力提高办学质量,陷入恶性循环。

对于一些民办职校来说,“地毯式宣传、传销式招生、粗放式办学、盲流式就业”是其基本生存模式。随着初、高中毕业生规模减少,以高价买学生、抢生源,甚至通过虚报招生人数套取国家学费补贴和助学金已成为职校潜规则。

四川德阳市一所民办职校负责人称,学校依赖学费生存,招生是生命线。每到招生季,学校为抢生源不得不想一些“歪招”:到中学请班主任吃饭,给他们“人头费”、“辛苦费”,抢一名学生的费用涨到了2000元,这笔支出给学校造成很大的负担。

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交流部部长王川梅透露,职校买学生支出的钱靠收取高额学费,或提早把学生赶到企业实习来填补“亏空”。“第一年在校学习,后两年把学生介绍入厂实习,从企业收取费用,再把学生交的后两年学费生活费等拿去做资本运作。”

河南一所职业学校负责人说,民办职校经营混乱,学生流失严重。一些职校常用虚假宣传手段,承诺毕业包分配,甚至入学时就签订劳动合同,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招生的行为。

退役飞机宁送公办校不卖民办校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在办学中曾遭遇过“隐性歧视”。该校因实训课程需要,计划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购买一架退役飞机,却因民办的身份被拒绝。对方说,可以无偿将飞机送给公办校,但是卖给民办校就违反了政策,属于国有资产流失,要承担责任。

西南航空职业学院院长魏全斌对于遭遇的各种歧视感觉很无奈。由于身份不对等,民办学校师生很难享受到同公办学校一样的待遇,如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社会保障、表彰奖励等。教师队伍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教学质量因此大打折扣。

此外,民办职校在政策执行中还遭受差别化待遇。例如,政府出台中职学生生均每年2000元的补贴政策,由中央财政补贴1600元,地方政府配套400元。一些地方政府觉得配套经费拨给公办校是理所当然,却不舍得给民办校,明里暗里要求民办校少招生,甚至直接“赶人”,要求迁往外地办学。

四川乐山计算机学校校长郭文秀说,在高招录取招生批次上,很多地方人为地把民办高职排在公办学校之后,公办高职被划为一专,民办职业学校为二专,造成民办校与公办校不平等竞争。

评估标准“一刀切”、办学自主性不强也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四川国际标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闫红认为,办学硬件设施设备标准应以“够用”为度,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估时应以培养结果为导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公办、民办以及不同专业的学校。

民办职教怎么办?

民办职教人士认为,民办职业教育缓解了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填补了教育资源短缺,促进了职教体制机制创新,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办职教发展。

闫红等民办院校负责人坦言,经费是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民办教育获得的国家和地方财政资助很少。政府应加强对民办职教市场的整顿清理,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通过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民办职业学校进行评估,淘劣奖优。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拮据的农村家庭,政府应从社会长远发展角度考虑,算好民生账、稳定账。政府在财政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的同时,应完善相关法律、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

成都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万斌建议,政府可以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大对民办职校的支持,民办教师的师资培训、社保中个人缴纳的部分由政府财政“兜底”。另外,推动民办职校加快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明确民办职校的法人属性、法人财产权,制定更为灵活的办学政策,适当降低办学门槛,为经验丰富的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办学机会。(半月谈记者 吴晓颖)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