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森工林区旅游业产值19.6亿元 砍树变护林
核心提示: 黑龙江森工林区旅游业产值19.6亿元 砍树变护林
初冬的黑龙江,琼枝玉树,山披银装。在森工林区,以往习惯“猫冬”的柴河林业局大青林场,此刻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场长王元峰正带领林场职工,动手打造新“风景”。木质的秋千、废旧轮胎制成的休闲座椅、磨盘装饰的圆桌……改建中的威虎山景区由林业局设计施工,就地取材,处处体现了林区人的匠心。
“这样的日子,充实又快活。”眼前干劲十足的王元峰,也曾一度彷徨和迷茫。几年前,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业局木材产量逐年调减,资源越来越贫乏,“再也不能像父辈那样靠山吃山了,要是都采光了,到子孙后代那里得落下埋怨”。
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王元峰的期盼变为了现实,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伐木,护林子,空闲时候干什么?大家怎么富起来?
“搞旅游产业!”一筹莫展之际,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王敬先有了主意,“冰雪旅游看龙江,龙江冰雪在森工,闻名全国的亚布力滑雪场、大海林雪乡、凤凰山雪谷,个个都是林区人的宝贝。”
新建雪道50公里、缆车索道23条、建成滑雪机场……届时,亚布力度假区高山雪道总长度将达到100余公里,成为亚洲最大滑雪场。以亚布力为核心,森工将把雪乡、柴河、海林、大海林、亚布力、苇河林业局做成一个大景区,打造泛亚布力旅游业。
威虎山“九寨”风生水起,“雪村”声名远扬。景区所有项目,全部由林业局转型单位、转岗人员经营,仅威虎山九寨景区就直接转岗近600人,间接拉动就业1300多人,年旅游产值突破亿元。
“要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发展支撑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拉动和促进森工实现发展转型。”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李坤说。
新出路找到了,新问题也随之出现。让伐木工人去服务游客,让贮木场职工去饭店端盘子,让财务人员在景点卖票……一时间,不少林区人有些转不过劲儿来。一些干部也心存疑惑,“国家扶持我们,管护森林发工资,种木耳、卖浆果坚果也能赚到点钱,为啥还要延长产业链,还要招商搞旅游?”
对此,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在林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黑龙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等靠要’的思想要不得。”李坤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让林区人富起来。”
“夏有清凉冬有雪”的森工林区,正在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转变,实践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2016年林区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同比增加13.8%,旅游业产值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6.1%。旅游业拉动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种植养殖业产值完成32.9亿元,同比增长18.4%;森林食品业产值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10.1%。
【记者感言】
在林区,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已成为共识,改革为林区人找到了出路。然而,新路遇荆棘,难免有刺痛。龙江森工解放思想,搞生态旅游、抓林下经济,难点各个攻破。市场经济的氛围浓起来了,“砍树人”成了“冰天雪地”的“导游”、绿色食品的“推介员”,转型发展中的森工正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抹亮色。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