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评论:教材不再“厚今薄古”值得点赞

核心提示: 评论:教材不再“厚今薄古”值得点赞

厚古惜今 漫画 李法明

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超30%。(5月24日《南方日报》)

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中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此次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不再“厚今薄古”,对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其中涵盖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值得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而古诗文这种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推动的力量。不论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心灵成长的角度,实属难能可贵。

我国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很多蕴含在古代诗文之中,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国人的认同,在世界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影响。事关文化传承的古诗文,在教材中大幅体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化的灿烂及蕴涵在其中的中华美德、民族精神。

上世纪30年代,从事语文教育的朱自清强调中学一定要学古典文化,“不学经典就不能成为一个中国人”。对于此话,不少有识之士都心有戚戚焉。有人统计过,我国每年通过各种媒体包括网络发表的诗词作品,其数量是《全唐诗》的10多倍。而其中的优秀作品则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作品一经发表就泥牛入海。为什么现代诗词成就不了经典,值得我们反思。如今,在学生群体中多些重视古诗文,吸纳古人之长,在古人的基础上立异和升华,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一言概之,教材大幅增加传统篇目,是与时俱进的教改风向标。正如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所说:“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的脉都不应该断了,这是维系教育的根本。”诚哉斯言!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这不仅仅是一首首、一篇篇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诗词,它更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将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对其在人生起步阶段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