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上海激战:解放军干部抱集束手榴弹炸坦克
核心提示: 解放上海激战:解放军干部抱集束手榴弹炸坦克
1984年5月,上海解放35周年,原260团老战友齐集上海,在宝山烈士陵园祭扫战友,第一排中是萧卡。
上海解放后,1949年6月间,在宝山驻地,原260团萧卡警卫员黄朝明(右)和战友合影。
我今年已经95岁了,除了耳朵有些背,身体还算硬朗。但过去很多事,已经记不太清了。唯有65年前,我们团2000多位优秀同志,并肩作战,解放上海的那次战斗,我一刻也不曾忘记。有时闭上眼,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时的战场,回到了1949年5月,那十五个毕生难忘的日夜。
1949年1月10日,我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并肩作战,歼灭了国民党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及杜聿明指挥的56个师,淮海战役取得了胜利。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那时候的形势,按照毛主席的说法,就是“连敌人都不会怀疑我们将会取得最后胜利”了。我们部队奉命开到如皋休整,同时为渡江进行训练准备。大家每天都在议论,什么时候渡过长江,打到国民党老巢南京去,彻底解放全中国。在这期间,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编制和番号的命令,我担任团政委的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3旅98团,正式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9军87师260团,仍由我担任政委。
“毫发无损”过了江
到了4月21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解放军朱德总司令 “向全国进军”一声令下,激动人心的渡江战役开始了。第29军按照渡江作战总前委的决定,于长江的龙稍港至张黄港的左路发起渡江作战。我们260团作为全军的第二梯队,由靖江下水启航,在江阴一线登陆。整个渡江的过程非常顺利,这其中我们团当时的团长李干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到我们团才一个月,就被调去配合华中工委策反江阴炮台。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江阴炮台的守军起义,调转炮口打国民党军,我们部队就“毫发无损”地过了江。
由于李干不在,当时全团主要由我指挥。过了江后就是一路前进,23日下午6点,我们团作为师的先头部队最先抵达无锡城外,还没等发起攻击,城里的敌人就一哄而散。晚上9点,无锡宣告解放。25日晚上,友军解放了苏州。我也带着队伍进城。刚安顿下,师部又命令立即去吴江,说那里有一股敌人。结果发现是一小撮散兵游勇,冒充解放军骚扰老百姓,部队一个行动就清除了,再返回苏州休整。
在苏州休整到5月10日,全团奉命到常熟集中。当天晚上,第10兵团在常熟举行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兵团司令员叶飞在会上作了淞沪战役动员报告。我还记得,叶飞主要是传达了三野前委的决定,就是上海战役既要全歼守敌,又要确保城市完整回到人民手中,军事、政治都要胜利。后来又部署作战任务,中心思想是由常熟直插上海东北部宝山的月浦、张华浜,迅速占领吴淞口,从而“关门打狗”,迫使市里的敌人投降。我们师分到的任务,就是主攻浏河、月浦。
唉,后来想想,当时总觉得全国马上就要解放了,打大仗的机会不多了。这次解放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我们立大功的最后机会。只觉得敌人一直望风而逃,不堪一击,对月浦的敌情、地形、工事都不够了解。等到5月12日黄昏,我们团在接近月浦途中的新桥解决了敌人的一个巡逻排,从排长的嘴里才了解到,蒋介石为了“坚守大上海”,已经调来了8个军近20万人的兵力。月浦镇又是月宝公路上的重要据点,吴淞、宝山防御体系的西大门。守卫月浦的是52军的一个师,这支部队是辽沈战役里逃过来的,编制算比较完整,已经在月浦修筑了密集的钢筋水泥地堡群和多重障碍物。军长刘玉章还嚣张地扬言,要“让共军卡在我的钢铁阵地里”。除此之外,上海警备司令汤恩伯还调来了12个炮兵团协防,再加上江面上30多艘兵舰和江湾、龙华机场飞机的助战,实力大大超出了我们此前的预料。
当时,我们团一共只配备了三门山炮。我和副团长梅永熙、参谋长李仲英商量,立刻改变此前定下的“猛攻猛插”战术,先进入阵地构筑工事。但是时间仓促,大家一直干到13日天亮,战壕还没来得及挖深,敌人的炮火就已经打过来了。三门山炮立即打坏了两门。一个上午下来,担任主攻的一营就伤亡了三分之一。团指挥所和各营的电话线也常常被炮火炸断。我和梅永熙分工,他在前头指挥冲锋,我在团部指挥所协调作战。到下午2点,上级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战士冒着雨点一样的炮弹、子弹冲了上去,这时天空又下起瓢泼大雨,使得行动更加困难。在一排排战士倒下的代价下,到当天夜半时分,我们团终于攻克了月浦镇北敌人的前沿阵地。但是全团已经伤亡700多人,12名营级干部有11人负伤。我在跟着攻击部队往前冲的过程中,看到前后不断有战士倒下,但我们部队还是一直往前冲,没有一个人犹豫退缩,这样的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部队激战15个日夜
攻占前沿阵地后,我命令立即巩固阵地,加强工事,以对付敌人反击,并准备明天继续攻击。14日黎明时分,我清点部队,结果只找到120多名步兵。这时,敌人又用四辆坦克排在阵地前,用坦克炮向我们密集射击,掩护步兵向阵地冲来。我们战士的枪都被雨水和泥水淋湿,已经不能打了。干部里唯一没有受伤的三营副教导员张勇就拿着集束手榴弹,从水沟冲向坦克,结果炸毁了一辆,其他三辆逃走了。但他壮烈牺牲,当时才23岁。张勇没牺牲前,多才多艺,还会木刻。我一直很欣赏他,他的牺牲真可惜。
14日中午,军长胡炳云打来电话,问我们团还能不能继续攻占月浦。当时部队的风气,就是抢着啃“硬骨头”,越苦越危险越抢着上。我立即回答说,可以攻进月浦镇,但现在部队集合不起来,攻进月浦后,还要另调预备队占领月浦全镇。胡军长很高兴,让我们继续进攻,又调来259团的两个营跟进。我和梅永熙、李仲英商量,把剩下的120名指战员分为突击队和第二梯队,以便突击成功后迅速占领两翼,巩固突破口。当天傍晚5点,我们团第二次向月浦镇发起总攻。突击队打开突破口后,我跟着第二梯队也随即赶上。冲到突破口的时候,一个炮弹打了过来,我身后的警卫员小马当即牺牲。小马是参谋长李仲英的警卫员,当时李仲英在突击中受伤,我命令他送李仲英下去,他不肯,一定要跟我冲进月浦,结果壮烈捐躯。我自己也被炮弹震倒,嘴里都是泥土硝烟,所幸正好在战壕拐弯的死角上,幸免于难。不过259团的团长胡文杰在前沿阵地指挥时,敌人兵舰上的穿甲弹集中攻击了他所在的那个房子,他英勇牺牲。胡团长是整个解放上海战役中,我军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干部。
进镇后我立即清点人数,发现全团只剩下62人。我立即下令,全团卧倒在镇边月宝公路侧面,准备迎接敌人反击。果然15日天亮后,敌人开始疯狂反扑。炮弹从我头上两尺的地方扫过,打在墙上是一个个洞眼。敌人坦克冲过来,我们就用稻草、木头铺在公路上点火燃烧,阻挡坦克前进,再用机枪、手榴弹打坦克后面的步兵。就这样,从早到晚,一天里打垮了敌人5次反扑,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月浦镇上。后来才知道,当天蒋经国奉在复兴岛直接监军的蒋介石父命,亲自到月浦“劳军”,同时还在国际饭店举行“月浦大捷庆功礼”,难怪敌人如此疯狂垂死一击。
到16日,敌人看看大势已去,反击开始变弱,次数也变少了。我和梅永熙一起,趁机整理部队。当时统计,全团已经伤亡1200多人。我们就把各营战士暂时编为一个大连。这时,从我到下面的战士,都已经三天四夜没有合过眼了。我命令他们暂时轮流休息,恢复体力。17日,蒋经国第二次到月浦劳军,看看已经没有夺回月浦的希望,灰溜溜地跑了。敌人的炮火变得更加弱,我抓住机会,组织全团总结此战的经验教训,认为打敌人的钢筋水泥碉堡群,只能以小股兵力分头攻克,不能一拥而上;还归纳出“慎重计划,充分准备,夺取一点,巩固一点,逐步挺前,相机出击”的战术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以后几天里,我们团以夜袭战、爆破战等战术,把面前的敌人碉堡一个个“拔钉子”,自己基本没有伤亡,就这样等待总攻的到来。
5月24日晚上,我方各路部队已经攻占了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汤恩伯已经逃到了吴淞口的军舰上指挥。25日,三野前委下令各部发起总攻,我们团跟85师254团猛插宝山、吴淞,以摧枯拉朽之势,全歼宝山、吴淞之敌,共俘敌7000余人,缴获无数武器弹药物资。但当赶到吴淞口时,敌人的兵舰轮船已经发动,没有能把汤恩伯抓住,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你们是全军的骄傲”
5月28日,上海正式解放。到这天为止,我们团已经连续进行了15个日夜的激烈战斗,我和所有指战员都没有真正睡过觉,只是在战斗间隙中打打瞌睡。但我们用步兵和轻武器,突破了敌人海陆空协同的立体防御和坚固的工事体系。战役总结时,胡炳云军长表扬我们团:“打得好,打得很顽强,你们是好样的,你们是全军的骄傲!”
尽管为上海解放流血牺牲,但当时我们团的指战员,都没有机会一睹大上海的风采。战斗结束后,全团直接调到苏州休整补充。在苏州时我病倒了,整日昏昏沉沉,连站立行走都困难。苏州的随军医院怀疑是肺结核,转送到上海江湾的原国民党陆军总医院治疗了一段,发现哪是什么肺结核,就是极度疲劳引发的综合征,整个人虚弱到了极点。我的妻子徐希当时在师后勤部当政治协理员,一开始都听说我已经阵亡了。经过我妻子和医生70多天的精心照料,我这才逐渐康复。当我回到南京三野总部报到时,才得知部队已经开往福建。首长问我,愿不愿意到南京市委工作。我当即表示,只要组织需要,个人坚决服从。就这样,从1949年11月起,我就到南京市委报到。三年后,又调到上海华东工业部。因为我入伍前学的是电机专业,主动申请下基层,到新成立的上海电机厂工作。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上海。我这一辈子,与上海结下的不解之缘,就是从1949年,解放上海那15个日日夜夜开始的。(口述:萧卡 采访整理:记者 朱晨)
人物小传
萧卡(1919年— )湖南湘乡市人,1949年时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29军87师260团政委。解放后先后任上海电机厂厂长、上海市电机局局长、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局长、市航空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亲身经历并参与领导了中国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研制发明、国家上海电机工业基地建成、上海仪表无线电工业初创与规划、国家第一个大型飞机项目“运十”的研制和试飞等一系列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大事。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