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四大名著从小考到大 北大学者认为“少儿不宜”
核心提示: 台媒:四大名著从小考到大 北大学者认为“少儿不宜”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台媒称,大陆民间有一说“少不看水浒(或红楼),老不读三国”,不过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都接触过四大名著里除了《红楼梦》之外的简略版本;而四大名著更是大陆高中、大学入学考的必考篇目,不仅要读还要记住故事细节,否则拿不了分数。
四大名著大陆学生从小考到大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网站9月30日报道,以《水浒传》为例,之所以能出现在大陆中学课本,只因被认为是“歌颂农民起义”。《水浒传》最常考的是打虎英雄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等108条好汉的人物特色,以及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情节;连歇后语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等都是考点。
报道称,《三国》常考的也是人物,包括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论及的3个人物,以及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挥泪斩马谡等情节出处;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赤壁之战等。但最常考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丰沛的成语典故,包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及空城计等。
《西游记》除了唐僧师徒的人物特色经常出现于考卷外,以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脍炙人口故事当考题的频率也很高。连《红楼梦》的相关考题也不少:“‘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谁?(林黛玉、薛宝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谁?(晴雯)”……无怪有论者表示,若认为孩童不适合看四大名著,先将其自应试教育中驱离再说吧!
北大学者:成年人的经典,不是孩子的经典
报道称,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近日发表观点称“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引发热烈讨论。不只如此,他还表示《诗经》、《楚辞》、《史记》太艰深,唐诗宋词不好懂,《聊斋志异》全是鬼故事,孩子听了可能会做噩梦;至于《说唐》、《说岳全传》、《七侠五义》之类更是等而下之。
秦春华日前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表示给6岁女儿讲《三国演义》里的“蒋干中计”,没想到妻子提醒他故事太复杂,且“骗来骗去的事”孩子听多了不好。他开始反思:“四大名著”真的适合孩子读吗?
秦春华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自己也从小听着长大。然而,《水浒传》满是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孩子不辨是非,易受影响,确实不适合。
报道称,再从教育角度看,《红楼梦》揭示世情人生,又有不少关于性的描写,似乎也不利于儿童阅读。至于《西游记》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理应最适合孩子;但秦春华认为《西游记》讲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能理解,“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秦春华说,就连《诗经》、《楚辞》、《史记》及唐诗宋词等,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不是孩子的经典。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该阅读同样的经典。”他还认为,该让孩子读更多现代及当代中文经典名著。
报道称,该文发表后引起热烈讨论,才一天在某家媒体微博账号的相关讨论即已超过4000条,转发2000余条。网友观点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味引导;但也有人认为小时候被逼着看名著,很痛苦,什么年龄就应有什么样的思考。
文化学者朱大可表示,四大名著之所以拥有强大的传播力量,是因为它们投射了民众的基本欲望,如《水浒传》的造反情结,《三国演义》的忠义和忠君情结,《西游记》的超人情结,《红楼梦》的恋母情结。他认为除了《西游记》可适度放低年龄,其他3部都“少儿不宜”。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也赞成,《西游记》可以让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打开想象力;但另外3本孩子读了也没关系,“现实比文学著作更复杂,像《水浒传》就可挑着看,不必当成洪水猛兽。”
文化评论人解玺璋认为问题不能一刀切,不同孩子特点不同,像早熟孩子也可以读《红楼梦》,“读书不要过多限制,要相信读者的判断力和吸收能力”。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