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三周年:“短、平、快”组合拳如何打?
核心提示: 上海自贸区三周年:“短、平、快”组合拳如何打?
中新社上海9月29日电 (缪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正如安徽小岗村之于中国农村改革,深圳之于中国经济特区。29日上海自贸区迎来了自己三周岁的生日,这一排头兵的改革成就和未来之路注定引人注目。
评价一项措施的得失功过,回归设立初衷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之举。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愿意以“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准则与美国进行BIT谈判,并且决定将这一准则作为上海自贸区的重要试验内容。
由此看来,上海自贸区当初设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接国际最高标准的贸易投资协定和最好水平的自贸园区,以应对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定)及TISA(全球服务贸易协定)(即“3T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的自贸协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年里上海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不断让“负面清单”朝着更“短”的方向努力。截至2015年4月8日颁布的第三版“负面清单”中,“负面清单”已由最初的190条减少至122条。
步子迈开了,但现实的尴尬也迎面而来。不少企业反应,在金融和文化娱乐领域,“负面清单”不减反增,就金融业而言,清单内容从2013年的5条扩展为10大类26小条。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沈桂龙为此也呼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负面清单仍然偏多,“下一步仍需缩减,变得更短”。
当然,“负面清单”早已不是上海自贸区的第一次“小心探路”,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伊始,对于早已习惯“批以土地、许以重金”的区域开发套路,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之路一直让外界担忧:自贸试验区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还会有吸引力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上海自贸区始终稳扎稳打,“平”中推升。今年1月至6月,上海自贸区新设企业7268户,其中外资企业1330户。上半年上海全市近一半的外资企业均落户自贸区内,新设外资企业数的占比也从三年前的5%上升到接近20%。三年来,上海自贸区对企业越来越有吸引力,其用仅占上海五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四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负面清单不断变“短”也好,生产总值“平”中推升也罢,有人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才是上海自贸区这片“试验田”的最终目的,至于各类改革措施的最终推行,为了防止犯错,哪能一蹴而就,总要慢慢探索,急不得。
然而时势造英雄,之前上海自贸区“一枝独秀”,如今中国自贸区的版图不断扩张,已经进入“1+3+7”的“3.0时代”。尽管11个自贸区之间一再强调“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投资者只会“用脚投票”,因而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必须不断提速,不断变“快”。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来自全球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将“倒逼”11个自贸区相互竞争,各自的营商环境、产业支持政策、金融开放程度等一系列制度优势都成为竞争的“砝码”。资本、人才、技术最终只会流向能够提供更优公共服务的自贸区。
“每个地方都想把自己发展好,竞争会使市场变得有序,也会促进更优制度的产生。”?在张军看来,这11个自贸区的竞争不应仅体现在区位特性上,更关键的是,要能触及中国目前对经济的密集管理模式,不要怕犯错。唯有这样,才能促进更多具有颠覆性的制度创新在这些自贸区孕育而生,也才能形成更良性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