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秋月夜将遨游太空 天宫二号计划执行哪些任务?

核心提示: 中秋月夜将遨游太空 天宫二号计划执行哪些任务?

9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经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4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已经开始加注推进剂。

针对公众广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武平做了详细深入的解读。

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武平介绍,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相比,此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亮点:

■ 最接近未来中国空间站轨道要求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此前的载人飞行和交会对接任务是在距地面343公里的轨道高度展开。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和飞船返回,都是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开展。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任务的轨道控制策略与测控模式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

■ 目前中国空间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我们将充分利用平台支持能力、太空微重力和辐射环境资源、航天员较长时间驻留参与试验,并可天地往返的优势条件,开展涉及众多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开展多项与人有关的航天医学实验,还将开展面向空间站建造运营的在轨维修技术验证。”武平表示,整个任务安排的应用和技术试验项目共计40多项,较天宫一号大幅增加。

■ 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预计10月中旬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执行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计划在天宫二号驻留30天,加上独立飞行3天,总飞行时间从神舟十号的15天增加到33天,将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谈到天宫二号承担的使命任务时,武平介绍,与天宫一号不同,天宫二号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其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二是考核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运营关键技术。“可以看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飞行任务中的“主角”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这也标志着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武平表示。

开展空间实验和应用准备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

据介绍,为完成这些新的使命任务,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基础上,天宫二号进行了相应改造,增添了新的设备,实现了新的功能。一是装载了空间科学研究与空间探测、对地观测及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新技术试验等领域的14项空间应用载荷以及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试验活动;二是对推进分系统管路进行适应性改造,增加配置压气机等设备,用于同货运飞船配合完成推进剂补加技术验证;三是对载人宜居环境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了就餐和睡眠环境,增加了锻炼设备和娱乐设施,这些变化,可以使航天员30天的天宫生活更加舒适、更加便利、更加丰富多彩;四是搭建了由机、电、液等部件组成的液体回路验证系统以及机械臂操作试验终端等,开展在轨维修试验,将为后续空间站在轨维修设计积累经验。

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后,将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初始轨道,之后天宫二号变轨进入到高度约384公里的运行轨道。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约1个月的时间内,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进行平台和应用载荷的在轨测试,二是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再次进行状态和功能检查,确认是否满足载人交会对接条件和驻留要求,并将调整轨道至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做好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

14个应用载荷包括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

据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个空间应用载荷,这些应用项目大都代表着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应用成果,将有力促进我国空间科学和应用技术发展,引领相关领域科技进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这些项目里有世界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10的负16次方秒量级的超高精度,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高1到2个数量级,也就意味着这个钟运行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的误差,这是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还有伽玛暴偏振探测仪,通过对伽玛暴和太阳耀斑进行高灵敏度偏振观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伽玛暴的本质,进而开展宇宙结构、起源和演化方面的研究,这台载荷将填补当前伽玛暴观测中高灵敏度偏振测量手段的空白。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装载了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等新一代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和地球科学研究仪器,这些载荷的应用,将会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和大气成分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介绍,天宫二号上还安排了伽玛暴偏振探测仪和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两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伽玛暴偏振探测仪,由我国和欧洲空间局的有关科研机构联合研制,是世界上首台高灵敏度测量伽玛暴偏振的专用设备,将为研究伽玛暴提供重要手段。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项目,由中法两国科学家合作开展,将联合对航天员心血管功能的失重效应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本报记者 冯 华 余建斌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