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探访蜗居学区房:房屋倒手装修频繁 建筑垃圾到处

核心提示: 探访蜗居学区房:房屋倒手装修频繁 建筑垃圾到处

本报通讯员 孙涛 本报记者 蓝震 金丹丹/文

这些年,学区房热度的飙升,引发了诸多问题。

上周,有读者致电钱报热线96068:杭州文三新村是学区房,每年都有大批人买房装修,房屋频繁转手听惯了装修噪音的苦,看着这些乱堆的建筑垃圾,也是挺让人糟心的。

一些又小又旧的老房子,因为和“学区”搭边,身价就暴涨。这几天,钱报记者走访了杭城多个拥有学区房的小区,发现高价买了带学区的老房子的人,有些只为买学籍,为上名校挂个号,无所谓房子好坏,花了数百万,转手就租出去,不会入住;第二种才是受“虐”的,家长倾尽全力,买套学区房入住,但跟同等价位的其它地方的楼盘相比,又小又挤,高价买来了没小区环境的蜗居房。

“价高却不实用”的学区房背后,是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无奈。

实地走访:房屋频繁倒手,装修噪音一年到头不断

各种问题中,首当其冲,就是频繁倒手的学区房,给邻居、小区、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

●随处可见的“牛皮癣”

“我们这边房子的转手率非常高,一年到头都有在装修的。”家住文二新村的一位家长告诉钱报记者。在同样热门的采荷一小周边小区,单元门上、墙面上、电线杆上都有学区房的售卖广告,有些已经被抠掉了大半。一位社区大妈说,小区里学区房的“膏药”实在太多了,即便是频繁清理也赶不上贴的速度。

双菱社区书记唐弢告诉钱报记者,学区房售卖、各种培训机构的小广告太多了:“物业几乎是随时在清理。现在中介也换风格了,原来喜欢贴墙面,现在改贴车玻璃了。”

●一年到头在装修,到处是建筑垃圾

唐弢告诉钱报记者,社区里几乎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因为有好的学区,这几年一年到头,都有房子在新装修。“建筑垃圾堆起来了,我们就知道又有房子转手了。”

频繁的买卖房屋和装修,让常年居住的小区居民吃尽了苦头。住在文三新村的读者就抱怨:“装修噪音真是听起来苦,建筑垃圾也是乱堆,看着也让人糟心。”

钱报记者在文三新村采访时,也看到了这位读者反映的问题,在位于小区3号楼东侧的垃圾箱旁,地面上丢着一堆建筑垃圾,道路本来就窄,行人只能小心翼翼通过。

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每年装修的会很多,一些工程队为图方便,就将这些建筑垃圾随意丢放。”

●房屋倒手频繁,邻里关系难处

其实不少学区房房龄超过40年,生活配套也较为落后,很多人买房仅仅为了落户,孩子进了学校,家长又卖了房子,或者转手出租了房子,而邻居们到底是谁,永远成谜。

天长小学的学区房浣纱路沿线的公寓,1983年左右的房子,不少居民就抱怨说:“很多人买了房子,不住在这里的,有钱点的人家就空关着,有些人家出租出去。都说老墙门邻里关系好,我们连邻居是谁、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学区房热炒,一表生爆棚,教育资源消耗过大

其实从2011年开始,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增长迅猛,2011年之前,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3万人左右,2011年接近2.9万,2012年接近3万人,2013年又增加了3000人,到今年,破4万人。

2012年,杭州实行公办中小学“零择校”政策,家长要想享受到优质的小学资源,只有两条路,读民办小学或者购买热门公办小学的学区房。

这几年,热门公办小学出现一表生爆棚现象,买了学区房,也要根据落户年限“排队”入学。

教育界业内人士分析,“一表生”超额,说明这个区块的入学已不是属于正常规律。按常理,一套房子在五六十年中,只会出现一两个入学儿童,但现在,很多热门学区是六年就产生一个,甚至两三年就产生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原本是按照小区住户数做好一定配比的,而现在,人为造成了学龄前儿童的增加,打破了正常的就近入学规律,学校的教育资源已经无力承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热门学校为了满足学区生就读,不得不扩班、扩班额,不单在硬件上已经用到了极致,在师资配备上,也出现了诸多困难。从原本的36人左右的“小班”,到近50人的“大班”,对学生享受到的资源来说,会大打折扣,而从长远来看,对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也会有影响。另外,入学形势是呈波浪型向前推进,可以预见,几年后,对口初中也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在杭州我爱我家品牌中心总监周包军看来,近十年,学区房一直热度不减,在2012年“零择校”政策后,热度爆增。“不过,这两年,家长选购学区房的想法也有变化,比如一些热门名校建了很多分校,一部分家长会比较认可,就会选择分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名校老校区的热度。”他分析说,未来除了个别特别紧俏的学区房,大部分热门学校的学区房热度已趋于稳定。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现在,教育行政部门也在努力让优质教育均衡化,让教师流动起来,区域里的学校如果能够真正均衡发展,才是对学区房过热最好的遏制。

买了学区房也不一定能读名校,购房时要问清户籍情况

这几年,一些热门公办小学的学区房转手很频繁,去年,采荷二小在招生中就提出了“一套学区房6年内只有一个学籍”的原则,今年招生也明确了这一点。

事实上,西湖区的热门小学为了应对学区房的频繁转手,已经这样操作了多年。

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校长告诉钱报记者,这几年学校的户籍生爆棚,为了避免个别家长钻空子,学校建立了学籍库,在招生时会进行比对,是否这个学区房里过去6年有在校生。家长在购房时,一定要留个心眼,问问清楚这个房子的户籍情况。

有家长说,孩子都顺利录取了,也没见老师来入户家访,看我们是不是真的住这里啊,这家访是不是吓唬人的?

有些家长觉得入户了,材料上看不出问题,不实际居住也没关系。但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在录取时,会核实学生有没有在学区房内“事实居住”。“我们这块工作会做得很细,不单家访,还会询问邻居、社区。如果只是有学籍,但不是住在这里,就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录取排序上,就会排在后面。”一位热门小学校长提醒说。这位校长说,在前几年,户籍政策放开后,学校里还出现过“挂户”的现象,一个房子里挂了好几个孩子的户口。想钻空子入读热门学校,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

其实买卖学区房时也有这样的讲究:现在有些学校要求6年内只允许一个孩子入读,有些家长会要求在合同中写明,房子中已经没有孩子在对口学校就读。所以,买卖学区房时,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明房子里的学籍问题。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