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拆除暂停 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

核心提示: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拆除暂停 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

昨天下午原子能楼的拆除已经暂停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本报讯(记者 雷嘉)虽然有多位科学家呼吁保留,但有“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的中科院原子能楼还是难逃被拆除的命运。在各方吁请下,拆除工作于昨天暂停。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了解到,原子能楼的原址上将建该中心的新实验楼,目前中心已经修改了原设计方案,将把原子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

位于中关村北一条的原子能楼已有63年历史,是中国核科学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原子弹的研究起点,从这里走出过多位“两弹一星”元勋。因此自从近日“拆楼”的消息传出,就有科学界多位人士,包括一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离退休人士呼吁将其保留,以作为对老一辈科学家的纪念之地。但6月21日一早,拆楼工作还是开始了,一时间在中科院网上论坛激起讨论,一些学界微博大V和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关注。

昨天下午3点半左右,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五层的灰色小楼已经拆除近半,东配楼已全部拆除,只剩下西配楼和大楼南面的主体部分。小楼南侧就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现代化大楼。不过当时原子能楼的拆除工作已经暂停,工地上不见工人的身影。据现场一位保安说,是昨天突然停工的。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位老人也在工地边驻足观望。这位齐大爷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是高能物理所的退休老工人,1956年开始曾在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我就住附近,听说要拆了,过来看看——以前这里工作的可都是能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暂时停工并不代表原子能楼将得以保存。昨天,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官网上就此事作出说明。说明称,随着该中心科研事业发展,实验办公空间极度紧张和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心发展的最大瓶颈。经多次研究,“十二五”期间确定在现有园区内拆除部分旧建筑,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项目报批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针对部分专家对拆除原子能楼提出的异议,中心已经听取意见,修改了原设计方案:将原子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高能楼”历史价值的效果;新建楼内还将设立展室,以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事迹。

延伸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缘何而起

在周围中关村、中科院众多现代化的大楼包围下,原子能楼即使在拆除前也不起眼。除了中科院的“自己人”,其他路人很少知道,这座灰色的5层小楼曾是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曾经缔造过多少举世瞩目的辉煌。

在叫“原子能楼”之前,这座楼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楼。1951年5月,钱三强亲赴中关村为物理所测勘选址,同年10月底工程破土动工,1953年底竣工,1954年元月,钱三强所长带领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从东黄城根迁址到这里。小楼当时是中关村科学城的第一家研究机构,称为“中关村物理楼”。1958年近代物理所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楼由此得名。中国的原子弹工程于1959年6月立项,但在那之前,这座小楼里已经风起云涌。

曾经在楼里工作的青年才俊中,后来有7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陈芳允、朱光亚;还有一大批泰斗级科学家:谢家麟、陈佳洱、何祚庥、何泽慧、杨承宗……

这群被钱三强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招至麾下的物理学家们真正是“一切从零开始”。1952年近代物理所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以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他们自己动手研制仪器设备,白手起家,建立中国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实验技术,在宇宙线、粒子探测器、加速器、核电子学、理论核物理等领域逐渐发展。在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原子能所向国内其他科研、军事机构输送大批科学家的背景下,原子能所科研人员攻克了六氟化铀生产、点火中子源研制、核爆燃耗测定、氢核理论研究、核数据测量和验证等道道难关,为“两弹”成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专家曾呼吁将原子能楼列为“文物”

中科院院史研究室原主任樊洪业第一个将原子能楼称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他认为,原子能楼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标意义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价值,不能当做普通楼房对待,不能简单地以可否使用来衡量其价值。

从2001年开始,樊洪业就为把原子能楼列为“文物”而奔走。他提议把原子能楼作为院史馆,当做历史文物保护。但是,这个提议一直没有被采纳。

原子能楼因为其特殊的历史意义,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原子能要被拆掉”的说法从网上流传开来后,很多学界大V为“保楼”发出呼吁。最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就提交提案:“这样一座记载和见证了共和国科学历史的重要建筑,它的价值已不能简单地以使用来衡量,作为中关村科学城的第一座科研大楼,具有独特的历史地标意义和文物价值;作为核科学的摇篮,是‘向科学进军’时代的历史见证,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曾在原子能楼工作的叶铭汉院士透露,中科院曾就此楼的保护方案进行过多次论证,讨论过整体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也征求过他的意见。樊洪业也认为,原子能楼不能当做普通楼房对待,不能简单地以可否使用来衡量其价值。

近日,科技日报发表题为《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楼吗?》的署名文章,被人民网和多个微博大V转载;著名的科学界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也发文,呼吁保护此楼,一时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

本组文/本报记者 雷嘉

许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