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2017年北京将完成1.5万套自住房供地

核心提示: 2017年北京将完成1.5万套自住房供地

保障房

2016年全市保障房开工5.6万套,完成年度5万套建设筹集任务的113%;保障房竣工6.4万套,完成年度6万套任务的107%。

自住房

2013年北京自住型商品房政策出台至今,累计推出自住房项目69个,完成分配59个,已摇号签约5.6万套,入市项目均价18000元/平方米。其中,2016年新启动申购的自住房项目共有13个,合计供应房源7449套。

公租房

2016年底,北京市29个项目、近3.2万套公租房启动配租,成为北京市史上最大规模的公租房配租工作。截至2016年,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已累计配租公租房6.3万套。

今年目标

2017年完成1.5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完成保障房建设筹集5万套、竣工6万套,完成全市3.6万户棚改区改造任务。

报告

今年保障房

竣工6万套

2016年,出台房地产调控8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性住房新开工5.6万套、竣工6.4万套,完成3.9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2017年,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措并举,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例,保障房建设筹集5万套、竣工6万套。棚户区改造3.6万户。完成1.5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城六区为重点,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现场

房子有了还盼着交通能改善

“一切顺利的话,今年春天我们一家人就可以搬过来了。”看着窗外,老北京人周先生满怀期待。屋外不远处,是东四环中路辅路。屋子里,毛坯交付的新房,浅色的地砖已经一字铺开。“我是小区最早开始装修的。”

今年50多岁的周先生,1995年起就在朝阳红庙住着,一套单位分配的老公房,全家人住了21年。“说是老公房,但是没有房本,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更像是职工集体宿舍。”周先生说,老公房面积不大,儿子结婚后,都是住在老丈人家。“我们老两口就想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2014年,北京市首批自住房启动申购后,周先生就一直关注着这种由政府限定销售价格的政策性商品房。位于百子湾的建工·动力港,因为处于东四环的黄金地段,被誉为“位置最好”自住房,仅申购环节,就有共11.8万户参与,而项目可提供房源仅有360套。据当时测算,最终参与摇号家庭和房源数的比例为244比1。

“那是我参加申购的第二个自住房项目,报名之前就知道很难,本来没抱多大希望,结果竟然摇到了优先组的前三十名。”周先生开心地说,因为选房顺序靠前,他得偿所愿的选上了高层把边儿明厨明卫的两居室。

去年12月16日,建工·动力港开始交房,周先生也在那天领到了新房的钥匙。随后,他就紧锣密鼓地开始装修。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安装入门处屋顶的吊柜。在他的规划中,等房子弄好了,就让孩子也搬过来,小两口住朝南的大卧室,他和老伴儿住朝北的小卧室,二老负责带孙子。

“现在年轻人上班不容易,工作压力大,还得由孩子还房贷。”当初买房时,使用的是“公积金”+“商业贷款”的组合贷,有100多万元的房贷需要偿还。“不过,在这个地段,能以2.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下一套房,真是不贵的,旁边小区的价格都是6万元/平方米起了。”

作为北京独有的一种房屋类型,自住房推出伊始便被定位为解决“夹心层”住房需求的政策性商品房,能进入优先摇号“池子”的也都是标准的“无房户”。

80后的小李参与自住房申购比老周要晚,2016年10月,他刚中签了位于昌平北七家镇的龙冠·冠华苑自住房项目,得等到2018年7月才能收房。“今年新房市场价格涨得厉害,比较之下,这个项目1.9万元/平方米的均价是我们承受得了的。”

房子有了,小李的心也算落定了,如果说还有什么,他就期待着在入住之前,小区周边的交通能改善改善。距离龙冠·冠华苑小区最近的地铁是五号线的天通苑北站,直线距离有4公里,步行有点长,开车距离又有点短。“小区有4000多户业主,大家都盼着将来能在这4公里间增加些公共交通。”

解读

自住房供应

需保证持续足量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

作为一种政策性商品房,自住房的供应必须保证有量。回溯2014年到2016年的北京楼市,当自住房供应量充足的时候,新房市场房价涨幅均被明显抑制,这也是过去三年北京能够在一线城市中保持房价涨幅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仅以2016年为例,根据统计测算,北京共成交自住房10384套,成交均价是18384元/平方米,整体看,将全年北京商品房住宅均价拉低了6.1%。

从北京未来的发展看,中低端需求依然是楼市的主流。而在城市核心区域土地供应量有限的背景下,要做到中低端有保障,自住房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自住房供应足量,不仅可以平稳房价涨幅,也可以达到照顾民生的目的。

从北京多年的市场情况看,一年稳定的市场成交量大约在20万套到30万套之间,其中约20%是新建商品住宅,也就是5万套到6万套之间。从影响房价的角度来说,如果在这5万到6万套新建商品住宅中,每年能保持1万套到2万套的自住房供应量,那市场的价格是不太可能大幅度上涨的。

记者 赵莹莹 张宇

本版制图 冯晨清 H126

位于东四环百子湾桥东南的建工·动力港被誉为“位置最好”的自住房,销售均价22000元/平方米。

记者 程功 摄

许昌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