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中新网
核心提示: 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中新网
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这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这个问题。文学与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的领域极广。诗画融通,则是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最为活跃、成果也最显著的一种审美活动和创作实践。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做着诗画融通的尝试。后汉刘褒,依据《诗经》的诗意,画出了《北风》和《云汉》图。晋人顾恺之以嵇康诗作画,并认为“‘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见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殆至唐代,乃“诗画融通”的大觉醒时代,王维身体力行,融通诗画,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至境。杜甫开一代风气,写下了大量题画诗。到两宋时代,诗画融通已迈进自觉的时代,从苏轼“诗画本一律”美学主张的提出,到宋徽宗赵佶“三自”举措成功,即自画、自己作诗、自己题写于画面上,开创了我国题画诗史的新纪元,这都说明宋代人已经自觉地融通诗画艺术。元人在画学鼎盛的基础上,有力地推进诗画艺术结合、融通的历史进程,元代画家钱选、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多才多艺,能诗善画,他们常于画上题诗,甚至像倪瓒那样,“每作画,必题一诗”(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三)。
诗画艺术的异同,为诗画融通提供了先决条件。诗与画,毕竟是两门不同门类的艺术,它们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绘画是造型艺术,它的构成要素是线条、色彩、物象、明暗、布局等,绘画靠着众多的物象构成画面,给人以直接感受,是视觉的艺术,一种“有形”的、“无声”的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它的构成要素是文字、词汇、诗行,它并不给人以直接感觉,不能给人以物象和视觉形象,却要通过读者的视觉器官,将文字符号输入大脑,转换成诗歌意象,并由若干意象组合成诗歌意境,供人欣赏。语言文字供人阅读、朗诵,有韵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因此,诗成为一种“有声”的、“无形”的艺术。中外哲人很早就认识到这种差异,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艾德门茨《希腊抒情诗》引)宋代画论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林泉高致》)中外哲人从诗画的两个不同侧面论说它们的差异。其次,绘画通过画面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一瞬间的人和物的形象,表现静态中的美。而诗歌可以超越生活断面、延伸时空间的限制,化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诗与画的异同,是诗画融通的前提,这两种艺术互有短长,通过融合、渗透,可以取长补短,起着互补作用。宋人蔡絛《西清诗话》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相资”两字,说得很透彻。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些言论,正是诗画融通的理论基础。
诗画融通的研究,我们的祖先早已作出过很多努力,现当代学者对这个问题亦很关注。钱钟书先生非常重视诗画融通,他有许多阐发诗画融通的论文,或则论文中带到诗画融通的内容,如《读〈拉奥孔〉》、《通感》、《中国诗与中国画》等。钱仲联先生《梦苕盦诗话》论述清代诗人时,每每征引他们的题画诗,加以评骘。他讲论清诗,指示学生要研究画论,说:“姚燮很推崇黎简,黎简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姚燮于戏曲、小说、画皆通,有共同点。戏曲、小说、画,有相通之处。对各种艺术要有研究,对创作研究有好处。特别是画论与诗论有相通之处。画派别有南宋北宋,诗论中有许多是从画论里面来的。”(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
二
诗美,画也美,诗画融通后,艺术家将带领大家进入更为精妙的审美世界中去。
诗画融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这里,东坡论述了“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这两种诗画融通的表现形态。
我们先说说“诗中有画”的问题。诗人用画家的眼睛,观察自然景物,摄取其中富有画意的美感,用诗句表现出来。工于描写景物的诗人,常常能做到这一点。《宣和画谱》论王维诗云:“观其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杜甫的“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野望》),都是极富画意的诗句。宋代郭熙《林泉高致·画意》中附有其子郭思的记载:“思因记先子常所诵道古人清篇秀句,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例如“女儿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羊土谔《望女儿山》),“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都是可以入画的诗句。这种例证,在唐诗中是举不胜举的,像常建《三日寻李九庄》:“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苏州人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曰:“读之如身入图画。此等真率语,非学步所能,兴趣笔墨,脱尽凡俗矣。”郎士元《柏林寺南望》:“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曰:“读此诗如展秋山晓霁图。”明人黄凤池曾经汇集唐人绝句若干首,请人书写、绘画,编成《唐诗五言画谱》《唐诗七言画谱》《唐诗六言画沿谱》,总称《唐诗画谱》。黄凤池便以“诗中有画”的美学观点作为遴选诗篇的标准。
其次谈谈“画中有诗”的问题。朱景云《唐朝名画录》论王维:“《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出笔端。”就是说画里富有诗意,是画中有诗。董其昌《画旨》说,“画中诗”惟王维得之,到了元代,黄公望得之,因题六言诗,曰:“诗在大痴画前,画在大痴诗外。恰要三百余年,翻身出世作怪。”恽向甚至认为,元人画往往画中有诗意,他说:“元人之画,不论是某家某家,不论意多于象,展卷便可令人作妙诗。”(此语载陈夔麟《宝迂阁书画录》)拈出倪瓒、王蒙、吴镇诸人画验之,其言不诬。唐人舒元舆作《桃源图记》:“烟岚草木,如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境中。”李贽《焚书·诗画》论唐人这幅《桃源图》,“此画中诗也,绝艺入神矣。”画幅富有意蕴、情韵,意境深遂高远,耐人寻味,俗语说很有“书卷气”,便是“画中有诗”。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