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仍在加速 赡养负担加重
核心提示: 中国人口老龄化仍在加速 赡养负担加重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应对老龄化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自2014年起,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周刊》已经连续三年联合发布《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指数》年度报告。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时期,养老保障既是个人和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希望我们的这一报告能为关心和关注中国养老问题的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分析参考。此文为报告内容概要。报告全文详见经济网www.ceweekly.cn。
《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指数(2015)》报告(下称2015版报告)中三大分项指数分值均有所下降,社会保障扩面和提高待遇所取得的成绩,与社会保险基金收小支多的不利趋势基本取平。“医疗保障发展指数”从上年的63.5分降至61.2分,是三大分项指数中唯一及格的;“养老金发展指数”由升转降为57.9分(2013版报告为51.6分、2014版报告为58.5分);“老龄社会与银色经济发展指数”比上年降低0.2分,为52分。
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不能忽略,也不要悲观,这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进入大健康产业革命的标志,谈老龄社会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而是经济社会进入一种新常态的问题,需要按照人口老龄化的需求组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调整供求关系。但是,中国在未完成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时便进入老龄社会,“未备而老”的挑战是严峻的,目前的战略准备和国民教育非常不足。
2020年,中国很可能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代际矛盾更加凸显。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亟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制定和执行银色经济发展战略,改善劳动人口人力资本以提高生产力、改善老龄人口资产结构以提高购买力,实现代际平衡,扭转中国“未备先老”的局面,为老龄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人口老龄化仍在加速,
赡养负担加重
老龄社会与银色经济发展指数,从老龄社会发展速度与深度、老龄赡养比、养老保障、老龄产业、老龄人口红利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见表1)。2015版报告基于2014年数据计算,该指数得分52分,已经连续第三年下降(2013版报告、2014版报告该指数分值分别为52.6、52.2)。
2015版报告指出该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老年赡养负担加重。因人口老龄化、提前退休、正规就业不足等因素,从2014年开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计划内赡养比跌至3:1以下(即不足3个缴费人供养1个领取人);部分地区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险费率,企业和职工总和养老保险费率超过缴费工资的30%、医疗保险费率超过10%,中小企业不堪重负。二、养老金支付有缺口。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计划均出现当年资金缺口,导致养老保障指标值下降。
基本养老保险遇收支两面楚歌,
养老金结构调整到了关键时刻
养老金发展指数由政策公平性、制度效率性和基金持续性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构成(见表2),反映养老金覆盖范围、费基费率与替代率之间的效应和养老基金中长期持续性等问题。2015版报告该指数得分57.9,比上一年的58.5分有所降低。
2014年,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可谓“一喜两忧”。一喜即指制度并轨。2014年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政策并轨,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大大提高,但在具体实施之前,双轨制的待遇差仍然很大,这种情况在2016年以后可能有所改变。两忧即指中小企业提出费率高负担不起,越来越多地方统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有缺口。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难、制度内赡养比低于3:1,收入增长率下降;更多地区养老金支付有缺口、财政补贴不断增加,支出增长率上升;基金化养老资产积累减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加大。
2015版报告养老金持续性评价值为16.2,是3个一级指标中表现最差的。2015年11月,在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报告》中显示,虽然收入仍大于支出,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后,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319亿元。
面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问题涉及代际关系,既要解决养老后顾之忧,也要激励青年人就业,这不仅是财务问题,更需要政策决策。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调整和参数调整恰逢其时,不能再贻误时机。一要夯实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并适度降低企业费率;二要扩大职业年金计划;三要鼓励发展商业年金计划,延期征税、信托管理、做实个人账户。由此明确政府责任、个人责任,利用好财政和市场两个功能。本届政府责任重大,需要偿还旧账、规范未来。
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大于收入,
部分地区出现当期缺口
医疗保障发展指数包括卫生出资合理性、医保政策科学性和医疗服务治理有效性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见表3)。2015版报告指数评价值为61.2,略低于2014版评价值63.5,仍然是3个指数中唯一的一个及格指数。
201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情况是,一、医疗费用负担合理性有所提升,政府卫生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比例从2013年的30.14%下降到2014年的29.96%,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从2013年的35.98%上升到2014年的38.05%,个人现金直接支付比例从2013年的33.88%下降到2014年的31.99%。但实际上,由于中国已经接近深度老龄社会,个人出资占比25%比较合适。二、医疗保险制度持续性分值有所下降。2014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金的累积结余可以支付9个月以上,新农合基金累计结余只有5个月,进入黄灯区。三、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2014年实际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为10.9%,依然高于合理增长率。
医疗保障以收定支,保障水平应当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才具有可持续性。中国亟待建立医疗服务治理机制和医疗费用增长指数,让医疗费用增长率、医疗服务定价、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和医疗保险支付自成一体,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杨燕绥 胡乃军 刘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