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上市后首个完整财年发力 半年业绩全线增长
核心提示: 绿地上市后首个完整财年发力 半年业绩全线增长
日前,绿地控股发布了2016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这是绿地控股整体上市后首个完整财年过半,凭借战略上的主动谋变、转型升级,其房地产主业加“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的业务组合进一步释放效能,呈现逐季提升的向好发展态势。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实现营业收入108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7%,营业利润6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同比保持升势。房地产主业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07.71亿元,同比增长34%;基建产业新增项目数、工程总金额大增,境内外区域布局进一步拓展;各项指标均顺利实现上半年预算目标。
发力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升级商办运营“软实力”
综观上半年,绿地房地产业务发展清晰呈现为两大主线:区域布局——继续发力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商业模式——商办运营平台升级扩容。
绿地房地产业务在“销售”和“土储”两端均进一步聚焦核心重点城市。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认为,“将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及省会城市,目前及下阶段仍将是绿地的布局方向。新人口、新需求、新产业为区域中心城市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需求,仍将形成最强有力的支撑”。
从新增土储数据清晰可见这一趋势,1-6月,公司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26个,权益土地面积约185.12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约486.08万平方米。在国内项目中,优质的战略性项目占据很大比重,一二线城市项目占比78%,住宅项目占比55%。
在把握住宅市场火爆行情的同时,绿地对一二线城市商办市场前景依然看好,“在重点核心城市,基于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商办市场空间依然巨大。绿地将通过资源集成和平台搭建,继续以‘转型城市运营服务商’为目标,进一步确立商办运营领域优势。”张玉良认为,提升商办运营“软实力”意在长远,一是推动自持物业增值、带动租售,依靠内生型价值增值来实现增长和盈利,二是通过优质运营促成资产证券化。
对此,绿地大举推行的“平台+服务”的模式已凸显成效。绿地提出“打造产业、商业、客服、智慧办公四大平台”的概念,以自有商办项目为载体,整合企业、服务商、物业、商业终端等社会资源,和政府相关服务功能模块,打造针对商务社区的共享经济平台。其中,“企业服务平台”已布局全国26个重点一二线城市,企业用户达30余万,“创客中心”则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有力拉动商办项目的租赁及整售,在北京、南昌、合肥等地均成功落地。
“基建、金融、消费”产业并进加速平台整合
由基建、金融、消费产业构成的综合产业板块,继续扎实布局,依托“平台化”的整合、协同,正呈现愈加强劲的发展后劲。
“大基建”目标打造“中绿建”。上半年绿地基建产业新增项目数961个,项目总金额530亿元,同比增长544%,新进并购的贵州建工、江苏省建两家“绿地系”基建企业均实现快速增长。重大基建项目颇有斩获,承接了包括河南垣渑、刑集高速公路以及西安湿地公园、太原植物园等项目。下一步,绿地基建产业的“重头戏”将是进一步的“平台整合、资源协同”,目标打造“中绿建”企业体系,从而进一步增强行业话语权与竞争力,提升产值及效益。
“大金融”注重盈利和模式创新。金融板块上半年经营业绩总体较好,利润保持稳健增长。股权业务方面,参与了奇虎360私有化回归、Wework投资、五矿金融重组等市场热点项目。下半年,金融板块在进一步提升盈利的同时,将谋求更多运作模式上的创新:债权投资方面,将探索将类金融业务资产打包推向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方面将做强一二级市场投资联动,并探索实施“并购重组+包装上市”的业务模式;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重点牌照获取也有望获得突破。
“大消费”做强“平台经济”。商品零售业务板块一方面继续布局进口商品线下实体店,扩大上游海外直采规模,另一方面,绿地跨境电商业务正式起步,与上海青浦区合作设立跨境贸易基地,并迎来一批成长型跨境电商企业的入驻。下阶段,以青浦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为载体,将形成有集聚力、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引入优质资源,带动自营品牌、采购规模及销售业绩的快速提升。
“宏观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与行业政策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发展大背景下,绿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注重效益导向,更注重苦练内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张玉良同时表示,绿地多年来已形成独特的高周转发展模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运营逻辑,“我们充分的资金运筹能力、资源获取能力、战略把握能力,都将继续推动绿地长期稳健发展。”许昌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