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摘

新华侨报:那些年,日本实施过的教学改革

核心提示: 新华侨报:那些年,日本实施过的教学改革

1月16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16日刊文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也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为了在21世纪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日本实施第三次教育改革,并被日本社会普遍寄予厚望。至于改革是成是败,不妨拭目以待。

文章摘编如下:

近现代,日本开展的教育改革共有三次。每一次改革都给日本社会、政治带来了深远影响。第一次是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堪称日本教育的现代启蒙;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第三次则是上世纪中后叶开始实施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这一改革直接关系到日本今后的国运兴衰,因此也被日本社会普遍寄予厚望。教育改革,究竟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

二战后,日本奉行拿来主义的战略,采取了消化、吸收、改进的技术特色,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反之,美国则依靠雄厚的创新能力,在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率先建立了知识经济的战略平台,从而提升了美国经济的战略层次。这些差距促使日本政府选择了科技立国战略,并开始了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

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对策》,又推出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政策;1980年推出了教师培训制度;1984年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专门讨论教育问题;1998年再次修订了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这一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

首先是基础教育改革。日本于2001年正式制定并实施了《21世纪教育新生行动计划》,对基础教育改革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学制政策方面,建立新型高中,推进初中和高中一贯制;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始重视道德教育课程,并将“不断律己、与他人协调、同情他人之心、感动之心等丰富的人性”列为日本基础教育的道德教育方针。

其次是教师制度改革。日本的《教师资格证书法》经过1988年和1998年两次修订后,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准入门槛,2002年的日本《教师法》再次修订,撤销了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限,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实现了长期化;日本还针对新任教师创设了“初任者研修制度”,1992年面向所有学校实施,重点培养试用期新任教师的“使命感和实践指导能力”。

此外,还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这一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师资均衡化、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实现日本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结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主要内容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采用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强调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同时更加重视选择和多样性。

日本政府通过地方教育行政权限分权的改革,鼓励地方创办具有特色的学校,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和服务。同时高等教育则通过创新性的研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也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为了在21世纪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日本放眼未来,实施了第三次教育改革。至于改革是成是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蒋丰)

许昌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