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摘

赔钱换大鱼 台湾全联倒着赚的生意经

核心提示: 赔钱换大鱼 台湾全联倒着赚的生意经

这个故事,要从一张照片说起。“我一看,哇,怎么会环境破坏得这么厉害?3000只小鸟,真的很震撼!”台湾全联实业董事长林敏雄想起去年旅游时,翻阅第1444期《商业周刊》“消失的老鹰”封面故事时心情的激动。

那是张悲伤的照片,一群屏科大学生围成半圆,面对约3000只被农药毒死的鸟冢默哀;追踪台湾老鹰消失原因,最后挖出这出屏东红豆田里的惨剧。

2天后林敏雄回台,立刻找来生鲜部采购,“你一定要给我找到这个农夫(该期报道之友善农法耕作者),就是要跟他合作,他收成多少,不惜代价全部买回来。”

他没想到的是,这让400公里外的红豆聚落质变。

他要找的农夫是林清源,其红豆田曾是3000只鸟冢的事发地点,但在产官学三方支持下,变身为友善农法的领头羊,采收期不用落叶剂,让红豆自然熟成,藉此减少使用农药。

今年3月18日,全联与林清源合作的第一批红豆上架,尽管“消失的老鹰”报道及纪录片《老鹰想飞》曾引起广泛讨论,但“老鹰红豆”售价是传统红豆的1.8倍,全联营销部协理刘鸿征坦言很怕卖不掉。

但原本预期6~8个月才能卖完的“老鹰红豆”,竟然上市3周就卖掉35%,预估2个月内售完。

亏本收购,早已非第一次

林清源坦言,今年初收成的红豆是第二次使用友善农法,但前一次没有媒体关注与纪录片上映,价格高昂的红豆根本没人买,赔钱了事;这次全联带头,爱买、家乐福、里仁等通路接连跟进,已有4位农夫加入友善农法,陆续有人表态想参加。

尽管“老鹰红豆”销售优于预期,但林敏雄说,全联在这批商品上还是亏损。为什么全联甘心赔钱?

从去年的卷心菜生产过剩、前年的抢救蒜农,到2012年的姜供过于求等等,全联几乎都是最大采购商。然而“做这块都没赚钱,”林敏雄笑说:“我成天找一些亏钱生意给总裁(徐重仁)做。”因全联得先派出辅导小组,教导姜农先洗净姜表面的泥土,再以半斤一包、简单分装,这全是管销成本。

2008年全联跨入生鲜领域,如今已是台湾最大生鲜通路,但屡次插手农产品供需问题,却让生鲜部门连亏8年。

过去全联成功关键是:商品便宜、规模大,但采购高价老鹰红豆、以高于市价采购生产过剩农产品,都与便宜背道而驰,到底它图什么?

舍弃小利,换品牌信任感

林敏雄说,台湾量贩、超市经营不易,全联却能每年营收成长,全靠小市民一笔笔消费拱起来的,因此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但其实背后还有两层意义。

第一个,把关食安问题。全联通过契作“老鹰红豆”及推动生产履历两种方式,达到鼓励农民少用农药的目的,每天抽检农产品,若第一次被验出农药超标,先予以警告,再犯,就立刻终止契作合约。

第二个,提高光环效应。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教授汤明哲认为,全联此举有助提升公司形象与品牌价值,“老鹰红豆”的成功会引发光环效应,意思是特定产品做出口碑后,效益可溢散到其他产品上。

从老鹰红豆到高丽菜价格维持稳定,全联牺牲眼前小利,换得品牌信任感,及对小农友善的企业形象,其实是宗非常划算的交易。(摘自台湾《商业周刊》,王毓雯)

许昌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