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摘

揭秘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获中纪委“家规”专栏头条推送

核心提示: 揭秘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获中纪委“家规”专栏头条推送

金华5月25日电(见习记者 奚金燕 通讯员 陈有林)日前,中纪委官网头条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首期推荐“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在网上收获了不少关注度。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郑义门缘何会得到中纪委的“力荐”,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信待人,遵守诺言”、“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25日,记者走进了“郑义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东明村,发现该村每家每户都悬挂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家训牌匾,早已将流淌千载的“孝义精神”深深地根植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郑义门好传统 新家训成准则

郑宅镇——郑氏义门,孝义之家,誉满省内外的“江南第一家”。历经元、明、清三朝,十五世同居,三千多人同财共食,这在家族史上实属罕见。石板小弄,古宅翠柏,墨池书院,孕育着勤劳、纯朴、聪慧的郑宅人民,孕育出独特的郑氏文化,而“孝义文化”则是郑氏文化的精髓。

家规家训是一个家族或家庭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家风体现了一个家族或家庭成员的精神风尚。依规依训治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训,由大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在家训的熏陶下,郑氏家族当年孝义相传,从未出现贪官,是家训治家的成功典范,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为了弘扬“江南第一家”的优良传统,大力促进“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在郑宅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和支持下,去年4月20日,“江南第一家”所在地的郑宅镇东明村启动了“立好家训、树好家风”活动,“江南第一家”的当代传人们,按照建设“两美”浦江的要求,联系祖上的家训家规,总结出了近百条既弘扬传统美德又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家训,由各家选用。现在,东明村的村民们,都把自家选用的家训或制作为匾额,或书写为条幅,悬挂在客厅中、大门外,成为一家人日常生活工作的准则。

5月22日上午,中纪委官网头条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首期推荐“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还列出了《郑氏规范》中数条警示子孙“莫伸手”的家规,如“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唯酒器用银外,子孙不得别造,以败我家”,以此倡导家风、家规,强调社会家庭文化方面也要守规矩。

村中支部书记 家中模范丈夫

“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这是悬挂在郑宅镇东明村党支部书记郑宏建家里中堂的家规家训。郑宏建的妻子朱海英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家里挂了这块家训牌匾后,老公郑宏建比以前更勤快了,连拖地洗碗这种家务活都会来抢着做。因为他的大度谦让,两夫妻几乎没有红脸争吵过。平时对她关心呵护,两人恩爱有加,可以称得上模范丈夫。郑宏建除了是村里有点名气的模范丈夫,他还是孝敬老人的楷模。他的老父亲今年73岁,是糖尿病老患者,他对老父亲百般孝敬,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

近年来,村支书郑宏建还带领两委干部一起完成了许多工作,如全村推行家家户户立家训,村里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结合“五水共治”对白鳞溪进行保洁,村中实施长效环境卫生管理,村里的村庄规划修编,去年举办了学子送学礼活动,村里开办了文化礼堂,配合镇政府完成郑宅中心小学搬迁土地征用,及江南第一家二期开发土地佂用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都团结一致。

和谐大家庭 家训有四篇

记者走进东明村郑隆善的家,见其家中悬挂着4篇家训。便好奇地问道,人家都是一个家庭一篇家训,你的家为什么有4篇?郑隆善向记者解释,他有三个儿子,长子是在外办厂的,次子是在外经商的,三子是在外上班的,3位儿子都很孝顺,经常回家来看他和老伴,因此4家的家训都集中在他这里了。

“主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郑隆善老两口的家训,因为郑隆善是东明行政村后曹自然村的负责人,又是东明村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他说自己必须主持正义,不能贪财,他为村里办事全是义务的,甚至要倒贴财力和人力。

郑隆善的长子郑林根是在外办厂的小企业主,为他选定的家训为:“勤劳勇敢,乐于助人。”郑隆善说,办厂的人需要勤劳拼搏,致富了需要回馈社会,乐于助人。

“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这是郑隆善为在外经商的次子郑林双选的家训,就是希望他有远大的理想。

郑隆善的三子郑林迁是在外上班的工人,他的家训是:“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近年来,东明村通过开展“立好家训、树好家风”活动后,像这样文明和谐的家庭越来越多,一股文明向善的暖流在全村流淌。(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