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奥兰多枪案戳中美国的深层痛点
核心提示: 侨报:奥兰多枪案戳中美国的深层痛点
6月15日电 美国《侨报》近日发表评论称,6月12日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枪击事件,共造成了49人死亡。枪击、恐袭、同性恋、移民、极端组织……这场令人震惊的悲剧中每一个关键词,都直刺美国社会难以解决的“痛点”,并折射出需要全社会深思的“病症”。
文章摘编如下:
对于很多奥兰多人甚至全美的人来说,6月12日如同噩梦一般。在这里,一家同性恋夜店,一个原本应该充满音乐与欢笑声的地方,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案,也是“911”以来死伤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案。
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后代、美国公民奥马尔。他在行凶前曾打电话告诉警方,宣誓效忠极端组织。
枪击、恐袭、同性恋、移民、极端组织……这场令人震惊的悲剧中每一个关键词都如此触目惊心,直刺美国社会难以解决的“痛点”,这些“痛”纠缠交织在一起,折射出需要全社会深思的“病症”。
关于控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去年末造成30多人死伤的加州枪击案还历历在目。奥巴马总统任内就至少发生10余起大规模枪击案,他本人也曾剑指枪支暴力,呼吁严格控枪,甚至多次为此潸然泪下,然而问题却始终难有实质进展。
美国的枪支文化根深蒂固,公民携带枪支的权利更受到宪法第二修正案的保护。因而,即使是对枪支法进行有限的修改也会在国会遇阻。去年12月,共和党的议员们否决了一项禁止恐怖分子观察名单上的人购买枪支的提案。
美国人对枪支的狂热让外国人感到困惑,却让政客们找到了筹码。枪支管控一直是政坛一项核心议题,折射出政治分化,以及背后的利益集体的力量角逐。
至于反恐,同样是个绕不开的话题。“911”事件给美国人心中留下了关于恐怖袭击最深的伤痛与挥之不去的阴影。反恐15年过去,美国却仿佛陷入了越反越恐的怪圈。
恐怖主义威胁并非远在遥不可及的中东、非洲,而是从东南亚蔓延到土耳其、法国、比利时……尽管国内反恐和情报网络日益严密,恐怖组织很难直接派遣人员潜入制造大型袭击,但带有极端思想的“独狼”随机发动的恐袭,却更难以防范。
无论是2009年的胡德堡枪击案,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还是去年12月的加州枪击案以及此次奥兰多惨案,那些由受极端激进思想影响的个人所策动的恐袭事件正成为美国人的梦魇。
当然,还有很多尖锐矛盾无法淹没在控枪与反恐议题中。不少人还注意到,这起悲剧发生的城市是对LGBT(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人群非常宽容的奥兰多;地点是在著名的同性恋夜店;时间是在一年一度的“自豪之月”——全美LGBT人群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中。
据枪手的父亲说,奥马尔的作案动机是仇恨同性恋。这同样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痛点,尽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经认同同性恋是一种个人权利或自由,最高法院已经裁定同性婚姻合法,但是赋予这一群体平等权利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LGBT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性质, 而成为一个政治话题,他们既是大选中争夺选民支持的一个重要议题,又是各候选人遮遮掩掩不敢公开支持的“烫手山芋”,而候选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选票。
此外,枪手的移民背景也让人再度关注白人家庭与少数族裔家庭之间的贫富差距与文化差异,少数族裔与移民群体在教育、就业等方面难以获得平等机会,导致难以融入主流社会,对国家的疏离感大增。
而宗教议题也让人们再度审视“文明的冲突”,让美国民众在接收难民、对待穆斯林等问题上面临情感与理智的拔河。未来美国还能维持“开放移民社会”的现状吗?当共和党人特朗普重提禁止穆斯林入境,并获得不少网民点赞之际,让人不禁担心其出位言论加剧美国民众保守排外情绪,而民主党人希拉里尽管与奥巴马如出一辙,显示她将在移民等问题上采取“守成”立场。但其仍会面临一个分裂的美国。
一起枪击悲剧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纠缠在一起,不仅影响着美国政治的走势,更影响到这个国家与世界的未来。而对于美国下一任总统来说,选票固然重要,但争取选票必须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消除这些“病症”,而不是借助这些“痛” 做筹码去拉选票,否则,只会让美国社会继续陷在当前焦虑、愤怒的泥淖而无法自拔。
许昌报摘